– I –
最近,我有朋友正在换工作。
虽然已经零零散散的换了好几家公司,但是按照她的话来说,没有一个满意的。
不满意的点无非那几个,薪水低、待遇差、公司坑、老板傻X。
同时从大学校园里出来的伙伴们,有的出国有的读研,选择工作的基本都已经在一家公司安稳的度过了试用期。
只有她,像一朵浮萍似的,被家里牵着根,被现实压着盖。
她想干项目助理,可是她连岗位职责都搞不清楚;她想考证,可是买回来的书连包装的透明薄膜都没撕开过;她想安稳的待在老家,可是每天都活在被家里人催促“去外面闯闯”的烦躁里。
最近一次跟她聊天,她说自己找到工作了。
去亲戚的公司里上班,不在老家,正准备租房子。
问她是做什么的,她说不知道,反正家里人说挺轻松的。
– II –
这几天,随着气温下降的是我周围一部分人的情绪。
在朋友圈伤春悲秋的;白天“哈哈哈哈哈”晚上"人间不值得“的;还有一个男孩子,每天都在求富婆包养。
印象中,这个男孩子在大学时期还算积极,曾经在大家都心猿意马的时候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不知道他毕业后经历了什么变成现在这样。
可能他的这句话只是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可能是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
但是人是最擅长将事情合理化的生物,人很容易就原谅自己。
他们可能很难容忍别人的缺点,但是他们很容易编造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将自身合理化。
“今天老板批评我工作做得不好,我刚刚入职,哪里懂得那么多?”
“说好减肥又胖了五斤,我最近那么辛苦,吃点夜宵犒劳一下自己怎么了?”
“买好的课程上了一节直到课程过期就没再打开过,最近太忙了,不是我不想去学......”
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最起码”丰满“这个词让我们想起来都会有触摸的实感,而那些“自以为”的计划都是口头承诺、空头支票,是美好幻境中的泡沫,都不用动手戳,自己就破了。
– III –
前面我提到的那个女孩子,最近微博更新了一条动态:
“我的人生,大概不是我能左右的。”
她二十多岁,花儿一般的年纪,只能靠在网络上抒发一下她被安排的不满,然后继续心安理得的缩在舒适圈里。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是大多数人经常会有的生活状态。
因为他们都属于“及时满足”的个体,这是人类的本能。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靠摘取树上的果子果腹。他们爬到树上,伸手摘下果子,就地吃了,这就是“及时满足”。
后来,随着人类不断地进化,人类开始不再满足于这种即摘即食的方式,他们开始把摘下来的果子运回洞穴里,屯下来等以后吃,这叫做“延迟满足”。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
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
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
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 IV –
不管是人类的进化,还是个体的成长,都是从学会“延迟满足”开始的。
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都会告诉你,你好好干,公司一定会看到你的努力的,升职加薪什么的都会有的。
大多数人卯着这股劲儿干了几个月,发现过去期待的那些回报都成了纸上画的饼。
于是他们一拍桌“老子不干了,拿多少钱干多少事儿,凭啥给你多干啊,有这点时间和精力我不如干点别的呢!“
– V –
从小我们都被教育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万物有生长的规律,人也是一样。
同样在广袤的土地上生存,没有谁的盛开不是厚积薄发。
本质上,你现在的付出,并不是决定你现在的身价,而是一年后你的身价。
人类若只局限于即时满足,恐怕还一直生活在采集文明,不会春耕秋收,文明无法扩展。
个体若只局限于即时满足,也只会困于当下的处境,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月份付出的辛劳,9月份会给你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