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以后或是明日的某时,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我们也许会发出这样的追问:我从那里来?要往何处去?作为人子即若平庸如陋巷的涂鸦,也难免陷进思考的泥沼。 杨绛先生以105岁的高龄溘然而逝,较她的先生钱钟书晚去了18年。“从此之后,只有死别绝无生离。”曾经两情不渝的允诺亦随着失手的书卷惊起的浮尘迷离在民国的光线之下。中华民国的悲剧或说是悲情,不是一个帝国毁灭后的举步维艰,也不是另一个帝国带来的亡国之虞,而是在几千年来第一次巨浪荡涤浴火重生的伟大时刻来临之时嘎然而止。 在新帝国的威权下她曾经旖旎的学者阶层终于还是剥去了昙花一现的名士风流裸露出几千年来深刻骨髓的犬儒文奴的本色。在魑魅魍魉挥挥手即令血肉模糊的野蛮年代,在满地黄花老无一处可爱的当代社会,钱氏夫妇用他们一世的眷爱向我们证明,从来仰慕的是学问,从来相爱的是情趣,最终执手偕老的是良心。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她只是注定了在抬眼相望心半许,转身已是艳阳天的那个懵懂青涩的时刻是如此的值得。
杨绛与钱钟书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 || 郁 林 此为郁林解读《我们仨》系列的第2篇(共12篇),上一篇: 我们仨 :一个温暖美好的家庭有多重要?...
- 文 || 郁 林 应公众号有书之约,郁林作为领读达人,为杨绛先生的名作《我们仨》写了一系列书评,一共12篇。此为领...
- 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看到网上的热搜以及新闻媒体对她的报道,我才渐渐对杨绛有所了解。 杨绛,中国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