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乡“瑞安”这个美好的名称,历史上还有人拿去用过:一是温州人,曾拿它当温州城门的名字,叫“瑞安门”;二是瑞安县的上司,拿去作“府”的名称,叫“瑞安府”。可见,瑞安这个名称历来十分好听,也十分吃香,但也不免引起一些误会,还闹出笑话呢!
瑞安门不是瑞安的城门
说起瑞安门,笔者曾听过一个笑话:前清有个在外地做生意的瑞安人,听说前几天温州城底发生火灾,火焰从朔门蔓延到瑞安门。这使他大为惊慌,因为他家在瑞安东门底,担心自家房屋会遭到祸殃,就放下手头生意,急忙赶回瑞安探望。当他路经温州时,果然看到朔门到大南门有连片的火烧迹象。但走出温州城后,就看不见火灾后的痕迹了。这时心里纳闷,还是提心吊胆地连夜赶回家,只见家里一切平安,附近房屋也完好无损,才知是一场虚惊。只是他感到十分疑惑,火灾的消息究竟从何而来呢?便把这事告诉一位教书的亲戚,亲戚听了,大笑说:“温州城与瑞安城相隔七铺路,当中村庄之间又有许多田垟、河道间隔,火怎么会跳过来烧呢?”商人又问:“那么这个消息又从哪里造出来呢?”他的亲戚顺手拿出一本《温州府志》翻到《城池》一节,指着“瑞安门”一段递给商人看。商人看后也大笑不止,便拍着自己脑袋说:“我真太笨了,遇事不会动脑筋,又怪我见闻太少,听见风就当雨,害我白跑了一趟冤枉路。”
据《温州府志》载,原来温州城有七座城门,每个城门都取了个文绉绉的名字:东面叫宜春门,又叫镇海门;南面叫永宁门;西南叫来福门,又叫集云门;西面叫迎恩门,又叫广化门;东北叫永清门;北面叫朔门,又叫拱辰门;东南叫瑞安门。而民间嫌它不好记,便分别俗称为东门、小南门、三角门(山脚门)、大西门(西郭门)、麻行门、双门和大南门。这个瑞安门就是温州城的大南门,而不是瑞安城的城门。温州发生大火,从朔门烧到大南门,因为中间街道的房屋鳞次栉比,紧相连接,火灾就会蔓延开去。不过,对此还有人会问:先有瑞安县的名称,还是先有瑞安门的名字?谁抄袭谁的呢?这倒是一桩历史悬案,只好留给史家去判决了。
瑞安府不是瑞安县的升格版
我国历史上有些行政区域的名称经常更改,如瑞安县,有时称“州”,有时称“市”;瓯海区,有时称“县”;温州,有时称“路”,有时称“府”,有时称“市”。但原地名基本不变,怪不得有人初看到“瑞安府”,误认为是瑞安县升格为“府”;无独有偶,永嘉县也曾被人误认为是永嘉郡的降格版。且请《温州府志》还它真面目。
唐末天祐四年(904)三月,管辖浙江一带的唐镇海节度使钱镠令其子钱元瓘率兵打垮割据温州20多年的朱褒兄弟势力,四月占领温州;四年后,钱镠当了吴越国(与“五代”朝同时存在的“十国”之一)王,温州被吴越国控制。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温州被升格为静海军节度州。北宋初,吴越王钱俶(钱镠的后裔)纳土降宋,温州又被降为军事州。北宋政和七年(1117),信奉道教的徽宗认为温州属县中的永嘉县西北的石柜山,传说是黄帝缄玉板篆册的地方;瑞安县东北的仙岩山三皇井下瀑布,传说是黄帝炼丹的地方,都是道家圣地,便诏升温州为应道军节度州。而到南宋初建炎三年(1129),高宗又把温州应道军节度州降为温州军事州。南宋末咸淳元年(1265),度宗赵禥做了皇帝,由于他登基前被封为温州郡王,温州是他的“潜邸”(未做皇帝时的居处),诏升温州为“府”,却并不称“温州府”,而取个好听的名字,叫“瑞安府”,把温州的下属瑞安县名称拿去用作新建府的名称,瑞安仍旧保留原县名。南宋灭亡后,元初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十三年(1276)又把瑞安府改为温州路,原来属县不变。到元成宗贞元元年(1295),因瑞安县总户口超过五万户,升县为州,叫瑞安州。明初洪武元年(1368),温州路才被改为温州府,瑞安州也恢复瑞安县的旧称。
有趣的是,有人设想:南宋度宗时,朝廷里有人讲起“瑞安”发生什么事,别人总是再追问是瑞安府,还是瑞安县发生什么事。所以,把瑞安府放到瑞安县头上这样张冠李戴的事也就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