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倒逼自己输出才能让自己成长。其实我真正想表达的是:不要只吃,不拉,你会消化不良生病的。虽然说的优点俗,但是这个道理一点都不俗。
我进过这样的大坑,读的很多,感觉知道的很多,可是如果让我讲明白我知道的,我做不到。说白了,自己根本就没有把知识学到手,其实就是没学会。
学习应该包括两个过程:输入和输出。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输入,而忽略了输出。
拿学习英语为例,英语的学习要求四项能力: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里面就是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的。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回顾一下我们大多数人的英语学习经历就可以发现,我们基本上只是在做输入的工作-听和读,基本很少会说和写。我想起了当初高中时期学习英语的状态,为了备战高考,每天会做大量的听力和阅读练习。当然,每天也会“说”英语,但其实是在大声朗读英语,而非真正的说英语。真正的说,应该是脱离了书本的正常交流。这种“只吃不拉”的学习方式,造就了很多人的哑巴英语。似乎正是很多人对英语“消化不良”,才造就了英语培训行业的繁荣。
要想真正的学会某项知识,就要不仅有输入的过程,还要有输出的过程。
读书的时候,不要再单纯的往脑袋里塞文字了,应该学着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清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并不简单。自己对自己做一个小测试就能体会自己语言和思想的双重无力感了。罗辑思维的老罗经常会在60秒内介绍一本书的特点,仔细琢磨琢磨就能理解这项能力的可贵。不信,你说一个60秒的语音,看看是不是说的比老罗好。在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作者的思想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作者简单几句话描述清楚的道理,到了自己嘴里,变的逻辑混乱、模模糊糊。
所以读书的时候,想着用自己的话重新叙述一遍作者的观点,或者写写读后感和书评;看完一个演讲,尝试着总结出自己学到的内容;学习语言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听和读的练习,也要注重说和写的练习;学编程不要只看代码,尝试脱离源码,自己敲一敲代码......
总之,学习的时候,切记不要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倒逼自己输出才能让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