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无意间看到了这样的标题“我不要过正确的生活”,在如今这个提倡个性的时代,这样的说法已经是数见不鲜了。作为读者,我们见过了太多类似的标题,无非就是一些很有鼓吹力的口号式或者是很有慰藉性的鸡汤,而我也多多少少地看过一些这类型的文字,乍看还热血难凉,可是如果这样的论调唱的多了,就会让人感到有些食之无味。毕竟,有些道理,读一遍我们就知道了,不需要用更多矫情的故事和近似的口吻来遍遍重复。因为这样的文章,大部分的理念就是要跟随自己的内心,对周围反对的声音学会释然,然后在自由的节奏中,找到另一个自己。可是,正确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就如此这般不值得过?
在很多的人的眼里,正确的生活,也许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安逸的生活,总之就是一个定律,那就是在主流的圈子里按部就班,于人相融,于己相安。然而渐渐地,人们认为或是在喝茶看报纸的朝九晚五里,或是在加班做报表的朝九晚无里,生活或是安稳的没有惊喜,或是苦逼的没有尽头。所以,众人眼里的正确生活,在此刻成为了束缚个体手脚的锁链,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逃离,开始宣称,“我 不要过正确的生活。”
那么,逃离后的生活,是不是就是真的达到了你心中的正确呢?
随着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些心怀着诗和远方却无奈地囿于格子间的上班族仿佛是被唤醒了内心沉睡的那头雄狮,满心热血地递上了辞呈,和那样女教师一样,让自己相信年轻的生命不应该被浪费。当然,更多的人远没有这样的潇洒,但还是安定不了内心的喧嚣,于是休了一个短假,带着或多或少的盘缠,背着或重或轻的行囊,开始出行,无比坚信这样一种近乎出逃的方式会将眼前的苟且一扫而空。
然而,归来后,我们还是要挑起曾经没有任何改变的一切,甚至因为之前的放纵而积累下来更多的工作或白条,会让你开始幻想下一次出逃,尽管你自己也清楚,这样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只会让你以为的正确成为更大的错误。
至此,你就会不得不承认,按部就班的正确并不可耻,而听从内心的潇洒也并不轻松。于是,你开始考量,逃离“正确”究竟对还是不对。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深谙正确的必要性,特别是在读书时代,正确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不停地学习,才能在考试的时候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而这个“正确”,才能让我们获得红红的对勾,步入理想的学府,掌握靠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权利。而到了今天,不知道别人是如何,我个人仍然相信甚至敬畏“正确”,我从不认为一个人如果都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温饱还可以真的活得潇洒自在。当然,也许世间真的有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淡然客,但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安定了自己才有资格选择自由,才有能力评判正误。
前几日,朋友圈里开始了一场关于体制内外的论战。大概就是一方认为体制内的条条框框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应该走出来,寻求更多元的自我,而另一方则抨击那种盲目的逃离,一味追求穷游独行的极端行为。就这样,体制内外似乎不再是工种之别,而成为了正误之争。其实,体制内外,各有利弊。体制内吃着“皇粮”,看着报纸盖盖章,每天都能按时下班,但却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说话做事要多留个心眼;而体制外的自由度相对较大,劳得的正相关让每一个都心悦诚服,自己的钱自己挣,还享有更多晋升的空间和选择的机会,但因为没有公家这棵大树作为依靠,各种保障相对薄弱,加班更是无休无止。
而体制内外,究竟哪一种生活才是正确的呢?其实,重要的不是体制内外,而是你那冷暖自知的日子。你若向往安逸,体制内便是绝佳选择,你若享受拼搏,体制外则为最好平台。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无关对错。就算是你过着众人眼中“正确”的生活,只要你内心满足,也没有必要故作姿态地去逃离。
从前大多的人都在说着逃离北上广的口号,而当下,似乎对于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很多人也要一并逃离,而这样的所谓逃离“正确”是不是有些用力过猛?听从父母的安排和听从内心的声音并没有哪一个更高尚,朝九晚五的安定和浪迹天涯的潇洒也并没有哪一个更主流。
愿你有自己的一套正误评判标准,并且终其一生都不放弃对这套标准中“正确”的追求,愿你所信奉和坚守的,是真正的心安满足,并非故作姿态实则随便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