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原腹地女娲故里——西华,是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是全世界文化的源头之一。绵延不绝横跨人类历史的长河,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以其独特的体系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女娲文化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礼仪之邦,传承文化,生活着那里人家特别彰显。
“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距”,至今乡下传承送饺子,也称端饺子。长者讲送饺子习俗祖上传下来,起源时无考证。大年初一早晨五点钟起床的长辈们头一件事,念道着把备好草木灰往院子里洒几个大圆圈,每个圆圈里放置几粒不同五谷用小砖瓦块压住,寓意囤囤满仓,吃穿不愁。一切整理停当,开始烧锅下饺子。小孩子们立等着大人下命令放鞭炮,说是急那是快接龙似的这家放过那家响,十足的年味。煮好饺子,捡大号碗剩满送给家族长辈们吃,大于父亲同辈一一相送。
小姊妹们多的家庭抢着送,长辈们接过拜年饺子,少不了发上毛儿八分压岁钱。高兴的逗孙男弟女们,叩个头给上三两分钱,不懂叩头的孩子们滑稽无忌表情让长者乐开花。辈高年龄大的长者收到饺子成大馍篓子,够吃一年下。
送饺子也是一道当地独有的风景线。腾出手大人们聚集大街饱嗅来回穿梭送饺子孩子们。这碗大剩的多,还是羊肉馅……,嘴都闲不着,乐声不断。时不时有人拦着路说,留下压岁钱,灵活的孩子大老远绕行跑过去,大伙哄起大笑。
家族大,辈分底的户,一锅饺子不够送。饺子等佐料是除夕前备足的,有些家庭包几大锅盖垫。上世纪80年代左右乡下使用锅盖大部分是采用高粱梃子纳的双层盖垫。都陶醉年喜之中闲话不多,包第一个饺子时会有意放进一枚硬币,有谁吃着谁有福的说法。20世纪70、80年代庄户人家生活刚填饱肚子,小孩子们盼望着过年,过年能改善生活有肉吃新衣穿,男娃有炮放,女娃有花戴。包枚硬币吃热饺子,食时细品才真。
随着生活改善,给长辈送饺子习俗没断。超市摆放各种现成饺子任味尽选,无论吃、送都缺少了一种纯朴手包的味道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