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第四课
用经典滋养生命
十一我和明宇有幸参加了道中书院的传统文化学习,在繁杂的环境下给心灵找了一片栖息之地,给自己充电,明宇能陪一起去也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八天,每天6节课,每节课90 分钟,除了理论研习外,大部分时间是诵读《大学》《中庸》,每日读读读读读,读得嗓子沙哑、读得浑身出汗、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忘乎所以,最担心平时久坐后的腰疼,居然没出现,难道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吗?初听老实大量,有怀疑,这么长时间我能坐住吗?孩子们能坐住吗?体验过后才知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
八天的学习收获颇多,改变自己很多看法。与大家共勉:
首先习惯的养成,早睡早起,每日5:10起床,晚上9点熄灯。有句话说得好,早睡早起与晚睡晚起工作效率可能一样,但对健康的影响却完全不一样,这个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和孩子要慢慢养成。
其次是经典学习的认识。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永垂不朽的高文典册,是有德者留下来的智慧。经典教育就是用古人的智慧唤醒我们的智慧。两千多年中国读书人共同认定的最高层的经典就是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通过学习明白了经典教育的时机即13岁以前,最佳时机六岁以前;最简洁的方法即诵读;最高明的教材即经典。经典教育不仅可陶冶孩子心性,提高孩子学习能力,也可做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几日学来13岁这个分界线记忆深刻。13岁以前幼稚期,记忆为主;13岁以后,成熟期,理解为主。0-6岁,80%脑洞开发,记忆期多多背诵,所以孩子的经典教育越早越好。初生婴儿,你给他什么,他吸收什么海绵式吸收。要读就读经典中英文、听经典音乐,看经典名画,给孩子种下经典的种子,等她慢慢发芽。假如是每日听“王老先生有块地,他在田间养小鸡”这种句子永远不会产生意义,经典就不一样“读它千遍不厌倦,读它感觉像春天”。经典是有生命的,是可温故而知新的。熟读之后,存放在生命里,成为生命里的一颗种子,一个动力,随着年龄的成长,慢慢地起作用。
三是育子之路的反思。回想孩子的教育正是本末倒置。0-6岁纯属放养,以爷爷奶奶陪伴为主,当时是只管生不管养,不负责任,错过了最佳教育期;6岁时,知道陪伴的重要性,开始日日随行,以至于老大上小学后未外出过,但仍不得其法;同时有了大量阅读的意识,以外国绘本为主;后来知道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主张孩子多实践,凡有时间都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疏不知没有读万卷书如何行万里路?行路固然重要,但是若有读书为前提,才更有意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孩子的教育以德为本,不可本末倒置,不可急于求成。而德性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让有德之人感召。
成长加油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在魏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和孩子们也在一点点成长。但是仅课堂学习是不够的,我们若不坚持学习,就会被以利为重的大环境所影响,会迷失自己,所以常给自己充电,常诵读经典,有老师引领、有经典陪伴,人生方向才会更明朗。
汪可可
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