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仿佛昨日仍在挑灯夜战,辛勤备考,今日我们就已齐聚珞珈,意气风发。九月的武大,比春天安静,更添了一份成熟。一如我们少了初时的兴奋与激动,在武大的书卷气息的感染下,我们沉稳而又平静准备迎接知识的洗礼。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觉得这很好的概括了几天下来我的感受,于我而言,在珞珈山读书最大的使命感大概就是——遇见更好的自己。三天的入学教育满满当当,从中我着实受益匪浅。李院长的教诲和寄望让我更好的重新审视自己,秉正自己的人格之衣;学生代表们的发言、经验的分享,使我调整心态明得失,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李工真等教授对包括武大校史在内的历史知识评说,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历史的沉浮与兴衰以及个人如何从历史人物中学习为人之道。以下我想简要分享一下几天来各方面学习的心得,与诸君共勉。
诚立身,知行合一
立德修身,知行合一,这是整个致辞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学院对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由此我亦联想到本科时陈嘉庚老先生的校训:“诚以待人,毅以处事”。试想,一个人若无法做到知行合一,想必他的求学之路也必将曲折难行。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非常简单,那就是既然选择了在此修学,就应心无旁骛,始终如一地在修学之旅中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于己尤其如此。
提升自我并不局限于管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MBA作为一个知识分享的平台,是一个集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良好载体,所无法取代的是身处其中的资源共享。除了老师的面授机宜,和来自各个行业有思想深度的同学们相互学习,这对于个人的视野提升、思维的发散都不无裨益。虽然我们的课程还未开始,但我们早已不自觉的开始了自我的提升。其次,MBA的学习也是对于自己团队能力再历练的过程,亦是我们重塑社会关系的过程。现代的社会发展愈发开放和多元化,对于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个人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人生发展的下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强弱则决定了人生发展的上限。最后,MBA的学习是个人重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碎片化的知识汲取并不难。但是在此基础上如何打通知识间的脉络,构建系统性的思维模式是我们接下来的三年乃至一生必须要重点研习的必修课。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其实我迄今为止仍在纳闷,为何当时选择了工科的专业?原因大概是,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国人大多也有“文科无用论”的偏见。
然而古人诚不欺我---
培根:“读史令人明智。”
唐太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相比理工科,我发现我对历史确实有更多一点点的兴趣。然而读史越多越发使我感觉所知甚少,乃至更加谦卑。历史确非“实用学科”,学历史也并非为了有用。读了很多史,你可以懂得一些不曾经历过的体验。然后遇了许多事,你会重新定义一些自以为是的体验。由此你收获更高的思想境界,乃至更佳的精神面貌。
李工真教授的武大校史课娓娓道来,给我们展开了一幅流光溢彩的历史画卷。课程伊始,我就被李教授的文学气质深深折服。所谓大学者,大师之谓也。于此一课,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学者”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第一次,我遇到了如此明快而又欢乐,活泼又不失严肃的历史讲述,实乃平生快事。
武汉大学的历史,贯穿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一部满怀理想、恢弘壮阔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充满书卷气息的人才孕育史,更是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张工创办武大之初,时年正值甲午海战新败,国家于风雨飘摇存亡生死之机,他清醒的意识到:“自强之道,首赖人才”。事实也证明,其高瞻远瞩对于此后的武大历史乃至中华文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所谓百年老校的历史底蕴,自然首推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学校的奠基人还是各个学科的学术泰斗均居功至伟,由此珞珈山下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师们。
其中的轶事亦十分有趣,首任校长王世杰,在台岛临终的遗嘱中对子女说:“以后为我立碑时,去掉所有头衔,只须刻上‘前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雪艇先生之墓’”,可见其对武大爱之深沉;武大的创办基金,其中10万两白银竟为当年战败的庚子赔款,所谓国家不幸学子幸,国家的落败导致了屈辱的赔款,却又间接为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术泰斗,国之栋梁,不得不说十分的讽刺;闻一多曾在武大文学院任教,除此之外,沈从文、朱光潜、郁达夫、叶圣陶亦先后在此任教,武大文学院星光熠熠。
如果说武大历史的恢弘画卷是由先贤们一笔一画共同绘作,那么我们此刻身处其中,好像自己也多了几分不凡,人生的新篇章也由此展开。
哲学到底是什么?
说起哲学,我突然想起了脍炙人口的《围城》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苏小姐道:「鸿渐,你学过哲学,是不是?」
赵辛楣喉咙里干笑道:「从我们干实际工作的人的眼光看来,学哲学跟什么都不学全没两样。」
作为一个理工男来说,哲学的概念一度让我十分困惑和迷茫。到底什么是哲学?这本身就是个哲学问题,并无标准答案。于我而言,哲学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哲学是一把尺子,可以用来丈量标准,理解概念,架构系统。
哲学世界的三个基本问题大致也隐晦的对什么是哲学有了一个基本解答:
“我是谁?”
“我从哪来?”
“要到哪里去?”
然而我并不在意对此问题是否有更深的理解,在我看来,一个人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思辨来形成个人的不断提升,这样的人,才真正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不为外界所动地自我实现的人。
相较而言,我更愿意去探索商业中的哲学之道,虽然有点功利主义然而却贴近现实。用人生中的哲学思考去进行商业的应用,这一概念最先由稻盛和夫提出。在企业家中我觉得他是最像哲学家的一个,他也是一系列畅销书的作者,《活法》《人为什么活着》我都曾经一一拜读。《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一书中,就曾笔墨清晰的指出了种种商业运营之道,阿米巴的组织架构体系,对于堂吉诃德战风车的思考以及“利我”还是“利他”的抉择,无一不是很好的利用了哲学的思维去构建企业管理的价值体系。管理之道,亦是为人之道,懂得如何为人也就能更好的驾驭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大道至简,我始终认为想的简单一点,回归你的生活本源,这就是对哲学最好的诠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应如何为人,生活,工作?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八目,以儒家思想为本。诚然,于大多数人而言,治国,平天下确实遥不可及,然则从浩瀚的历史烟海中我们还是可以得到了一些新的思考。
竖刁、易牙、开方的故事看似残忍令人难以理解,然则难以置信的是在现代我们却发现同样的故事仍在上演。某人爱做善事,帮助他人,妻子患病,家庭生活困难,却依旧捐款帮助他人;家中老母病重垂危,为了执行公务,无法回家见老母最后一面,心中万分悲痛。类似的故事屡屡被视为正面典型,不得不说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悲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譬如痛恨他人,到底是当面斥责还是破腹挖心?倘若他连底线都可以放弃,那该有多可怕。因此,齐家在治国之前,没有小家大家又从何说起?联想到工作中的哲学,做好工作的前提应是个人和家庭的高度和谐,切勿本末倒置。
此外,孙教授对于中国传统的君臣伦理也有新的定义和解读。诚然,历史中不乏太宗与魏征这样君仁臣忠的例子,然而若辩证的思考,我们传统教育中所强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观念某种程度上是被扭曲和片面化了的。夫子的本意君臣关系应是双向的,且君须垂范在前。“君则敬,臣则忠”,君使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君若无道,臣则反之。于我而言,不过分对自我的身份进行标榜,先完善自身而后推己及人,是我所秉持的价值观。
如果说史书中所记载的内容有诸多令人动容之处,那我认为书写历史的人们亦令人为之动容。“崔杼弑其君”短短五个字的历史记录,是三位史官用生命捍卫下来的。《左传》中有这样一段: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字字带血的历史画面感,不禁令人对古代史官的气节与风骨肃然起敬。
关于国学,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国学并不只是四书五经,还是二十四史,四大名著,百家诸子,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经史子集。他是汉语,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值得我们不断研学。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
回首三天的入学教育,想到能在武大这样一所具有厚重历史气息的学府与诸多优秀的同学一同学习,不禁使我与有荣焉。
最后就用我喜爱的一首诗歌《少年行》作为结尾吧: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此后三年,愿我们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