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后,反对优生学的声音开始出现。首先发难的是英国学者,相比他们的美国同行,他们在好奇心退却后便坚定地反对激进的优生学,英国政府也对优生学始终持反对态度。英国学者、学术组织及基金会开始批评和攻击美国学界的一些错误的学术成果,美国学界本身也开始反省。到了1933年,科学家们纷纷倒戈,优生学在美国走向了末路。
但优生学的幽灵没有死亡,它在纳粹德国得到了新生。希特勒在1933年上台后,德国开始实行全国性的优生计划,许多遗传性疾病的患者被强制绝育。政府还设置了一整套执行遗传健康筛选的系统。从1934年第一天起,所有10岁以上的国民被纳入了审核。到1937年,被实施绝育的人口达到了20万人。
医生、医院乃至整套医疗系统都成了国家的绝育机器,到最后,绝育开始延伸为屠杀。1939年,7万多名精神病人被处死,子弹和毒气室代替了绝育手术。优生计划的另一个延伸是犹太人灭绝计划,全国范围内的犹太人被驱逐进了集中营,并成批地被杀害。在随后几年时间中,纳粹的军队将这一灭绝计划推向了整个欧洲,二战期间有近600万犹太人被屠杀,此外还有400至500万同性恋者、吉普赛人和俄国战俘也一同被杀害。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大屠杀的很多原始思潮都可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优生学中找到源头,北欧优越论、纯种血统论、绝育计划,都是美国优生学者们提倡过的。当扭曲的知识与政治联系到一起时,很多灾难性的后果都可能发生。
二战结束后,科学家们认定遗传学研究永远不应该再成为魔鬼的武器。直至今日,这一教训仍然警钟长鸣,需要所有遗传学与人类种族研究的参与者谨记于心。
现在的基因序列研究,包括干细胞技术的研究应用,都应持有谨慎的态度,因为一个小小的改变就会产生蝴蝶效应,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