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睿书院但雨泽2016年10月工作月结
生活即教育:当孩子陷入恐惧中……
正在垫子上玩耍的时候,小男孩(4岁)突然开始哭闹。仔细观察,原来他下巴的血疤即将脱落,但掉落了一半,另一半还连着皮肤。他说,疼。但其实我们知道,结痂之后,外面的血皮掉落,并不是那么痛苦的事情。但这个时候,小孩子就陷入了恐慌的情绪之中,焦点就集中在那一点点不舒服上, 把那个痛苦放大的很大,完全被这种感觉所控制,激烈地哭闹和吼叫。
观察这种表现,可以清楚人性的一些特点——孩子在很多方面是没有任何的信念或者概念,也很少有丰富的体验的,所以,他们的表现和反应是很本能和纯粹的,正因为如此,才可以从这个现象中,清晰地看到一些人性的特点 。人会对比较熟悉和稳定的事情具有安全感,对于未知或第一次体验,却充满恐惧。比如这个孩子今天的情况,即使这个感觉并不很疼,只是一种不舒服或者异样的感觉,它带来的冲击也是很强烈的,这种冲击,就会引起人的恐惧,而这种恐惧有时在过来人身上看起来会觉得是多么的“小题大做、不可理喻”。类似的现象就是,很多小孩在洗头的时候,水进了眼睛,会拼命的挣扎。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做任何干预,他也能够通过这种体验并释放他自己的一些东西——比如对血痂脱落的恐慌,当他体验过后,会发觉,其实没有那么吓人,于是,在下一次的时候,他就会平静许多。
如果整个环境中只有这个孩子一个人,那么是可以让他独自这样经历的,这对孩子的成长实际上是很有帮助的。
但当现场有其他人存在的时候,这个事情又会加入一些情感和人际的因素在里面。这个孩子会因为自己的不安全感,恐惧感,向外抓取,只要周围有他认识的人,他就会用自己强烈的反应,去激起其他人的反应。类似的场景就象《海洋之歌》中掉到浅水里慌了神的本,即使当他站起来的时候,发觉水还没到他的腰部 。他的本能可能是在求助,可惜的是,他不一定会得到他认为的理想的帮助。
周围人的反应,是和周围人本身的信念有关系的,这些人的信念又和这些人的经历是有关系的,并且他们的信念也有可能引起他们自己的情绪 。比如周围中有同龄的小孩,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也许他会茫然无措,也许会找大人继续帮忙。如果大人心中的信念是,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很可能就不会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这种感受,还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给你这样建议那样建议,事情这样做就可以了。产生的结果是,这个孩子他会觉得自己的感受是不被接纳的,反而会更加激烈的去表达这种感受,同时也会扩展出一个新的权利争夺的战场——那就是关于伤疤怎样处理,谁说了算的问题?
他向他的姐姐要创可贴,想把这些给粘住。其实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不需要再用东西把它包扎起来,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给他拿创可贴。当我们说,这个并不疼,只是有些不舒服,过一阵子,它就会自己掉了。当然也可以用剪刀把它剪掉,甚至自己可以用手把它撕掉。但这种说法也并没有安慰到他,他感到他没有被看到,没有被尊重,于是他拒绝了所有的建议,不准做任何的处理,但不做处理时,他又说疼 。所以他就在那里,不停的哭闹吼叫。
面对这种情况,其实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就是告诉他需要他冷静,把孩子单独留下,大人转身离去。结局可能是,孩子一开始会变本加厉的哭闹嚎叫,见没有人反应,他会一直哭下去,等他哭到累了,他就会停歇和冷静下来。可是换位思考,会发现这种做法是没有任何的温度的 。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遇到一些挫折,我们的心里也会觉得很无助。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家长在旁边安慰,或者至少是陪伴。如果所有的人都说你自己去处理吧,然后就离开了,那么这个时候孩子感觉到的是被抛弃,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当然也有一些时候我们之所以转身而去,很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无能为力,或者无法承受有一个孩子不听任何劝告,在你旁边哭闹吼叫。在这种场景下,你不能承受的其实是你自己的情绪,你不能忍受你面对不了这种情况。这些时候,离开并没有谁需要被指责,因为大人在心理上也需要去成长。在面对和处理了自己的情绪后,回头再和孩子谈谈他的体验,也还是会让这件事有个比较完美的结局。
只是转身离去的这种做法,是自顾自的,并没有去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被这样对待的孩子,等他长大后,他也会很没有温度的对待其他人, 并且会有自己很正当的理论——那就是孩子需要冷静,他需要自己成长。当然,他和别人的关系也会没有温度,他会困惑于别人为什么不关怀他。
另外一种做法是留下来陪伴孩子,接纳并且引导他走出这种感受,让他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恐惧,不被它们所控制而走出困境。现在我尝试的就是这样在做。
首先,我试探了一下:”来,我们先把鞋子穿上吧。“(之前我们是在垫子上运动的,现在孩子光着脚站在了地上)
孩子和我一起去穿鞋子,通过这个行为,我心里有了一些底。
现在是孩子站着,我蹲着,眼睛和他平视。
"我知道你现在有一些疼是吧?"边说边观察孩子的反应,他没有在吼在叫了 。“我小的时候和你也有同样的情况,受了伤之后隔一段时间,伤口会结疤,过一段时间 ,最外面的疤会掉下来。在掉疤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些疼。”
现在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语气缓慢和停顿,缓慢和空白这有助于孩子冷静,平复激烈的情绪。
“不过这种疼痛,和最初受伤的疼痛,相比的话,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有一些不舒服,或者说只是一种异样的感觉而已。你现在是不舒服吗?”
孩子确认,是不舒服。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对这个不舒服,我们能做些什么?一种呢是什么都不做,因为什么都不做的话,它自己也会脱落。另一种,我们是想办法把这个给弄掉,比如用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可以轻轻地剪,那也不会有多疼。你需要把它弄掉吗?”
孩子抗拒说:“那不行。”
我猜想他肯定是对用剪刀去剪或者把它弄下来也是有恐惧的,他需要的是自己熟悉的、安全的方式。
“但是我们什么都不做行吗?"
"那也不行,因为疼。"
“那做也不行,不做也不行,看来我们是遇到一个难题了。”
保持了一段沉默的时间,接下来我继续说:“那么我们有一个另外的办法,就是我们去做其他的事情,比如做一些开心的事情,例如加餐,在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忘记掉了血疤,忘记掉了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当然有可能我们也会想起这个血疤的事情,也会感到疼痛,但是我们可以和疼痛在一起,边疼痛边做事情。”
他没有立刻同意,也没有拒绝,于是又保持沉默,让他思考一下。
隔了十几秒钟,我告诉他:“我还可以陪你一会儿,但是呢,其他的孩子在示意我他们需要加餐了,我得去照顾其他人了。你是需要单独留下来待一会儿呢,还是需要我再陪你一下,或者我们现在就去加餐?”(把选择权留给孩子,而不是给出强硬的建议,孩子更愿意去执行自己的选择。)
“今天我们吃什么?”
“今天我们吃好吃的,去了就知道了。”
当我在后面推他或前面拉他的时候,轻轻一带就走了,这表明他已经开始转移了注意力,已经在走出这种情绪了。
在后面加餐的时候,看着他开心的表情,我问他,你是不是现在已经不记得疼了呢?他说是的。
再后来在玩耍的时候,他自己把血疤展示给我们看,那个血疤和皮肤之间就只剩下头发丝那么细的一点关联了,他把血疤扯了下来,看来他已经度过了这次经历。
附一则:和孩子一起思维无常
小男孩儿指着一株植物问,这片叶子怎么了?
你看,这一片叶子,它已经变得有些黄了,然后上面有很多虫眼,已经显得残缺和破碎。
小男孩补充道,你看这个地方(叶子的边缘)都已经黑了。
他又问了一遍,这片叶子怎么了?
这片叶子是这个植物的一部分,这个植物叫什么名字呢?我也不知道,但是任何的东西,都会经历一个过程:产生,存在,毁坏,消失(成住坏空 ),一直都处在变化中(无常)。就拿这片叶子来说,最初世界上是没有这片叶子的,什么都没有,然后它开始出现。那时它很小,它慢慢的长大,长大之后,它会存在一段时间,即使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它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变化到后来,它就很明显的开始变黄变黑 、坏掉、脱落,一直到最后,它会烂掉。隔了一段时间,它完全都消失了,就像它没有存在过一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它还会经历生病——比如说被虫咬。
这和人的生长是一样的,最开始没有,接下来因为妈妈的怀孕而开始,之后生下你,你开始生长到长大,你都会维持一段生长期,之后,和所有人一样开始慢慢衰老,这个过程中也会生病,直到死亡,死亡之后,腐烂或烧掉或其它什么方式,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就像这个人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一样。(关于人的过程,我讲了个开头,他们就跑了,以后有机会再给他们讲了。哈哈哈。)
我又对小女孩说,刚才你说你的袋子,它烂掉了,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任何东西它都会有一个烂掉的过程,这是避免不了的。我们能够做到的仅仅是认识到它,接受它,而不是只接受好的阶段,不接受坏掉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