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角落里的微光,渴望一双发现的眼睛。
——题记
一直想给朋友们分享一本书,书名是《上课记》。作者王小妮,生于1955年,是诗人,也是教授。这本书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作者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书中的内容,既有学生集体的群像,也有单人小传;既有课堂实录,也有课后反思。文章有长有短,零零碎碎,看似流水账,但每一篇都引人深思。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很多,尤其是在我们小教专业外出见习的一周里我感受颇多。我受到的启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我该如何对待学生。第二个方面是,我该如何教语文。
首先我想说说第一个收获。
作者在前言中说,她“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者的角色”。她的讲述,像纪录片一样,客观、细腻、克制,不渲染、不煽情、不评判,但镜头后的眼睛是有温度的,带着好奇、理解、尊重和宽容。她没有一个教师及年长者“居高临下”的态度,也不预设任何立场,只是非常平实详细地去记录。
她真正尊重学生的意愿,说“我的原则是,绝不会把一个没有准备的人突然拎起来回答问题,不会强加我的个人意愿给另一个人,更痛恨那种以各种招法羞辱惩治恐吓学生的老师”;她从不抱怨年轻人的种种不足,而是说“给我什么学生,我就教什么学生”、“我只负责启发,不拔苗助长……我永远面对现实”;她在上完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后写道“我从来喜欢内心高傲的年轻人,最怕他们小白鼠一样任人摆布”;她能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认为“他们懂得怀疑,有自己的见解,再沉重的教育都没能撼动这些基本的生命本能”;她认真观察学生,对他们所谓“一盘散沙”的状态提出不同的看法,她说“一盘散沙,正是现代人的最通常状态,一盘散沙就是不趋同不凑热闹不非理性不一锅端”;每次课上发言都先从后排开始……
读到这样的文字,我的感受非常复杂,有感动,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兴奋。我开始思考,今后的我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或者说,学生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一个名字?一张模糊的面孔?一个高或低的名次?是“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个货物,一台只需要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还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历史、有复杂内心世界的人?我可不可以尝试透过他们那些所谓“反常”的表象去探寻其背后的原因?
接下来说一下第二个收获:我可以如何教语文。
我们都知道,长期以来,语文的地位都很尴尬。语文是高考中分值最高的科目之一,按理说应该备受学生重视,然而事实是怎么样的?语文老师,尤其是教理科班的语文老师们常常无奈地抱怨“语文比副科还要副科,别说和英语数学比,就连理化生也不如”!
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低得令人灰心。问学生为什么不爱学语文,答案是“语文课无聊、没用、课文内容和考试无关、学与不学都不影响得分……”
王小妮老师虽然是在大学教写作和诗歌,但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语文来说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她在课堂上给学生加入时事讨论,因为她发现“学生们对周围世界的冷漠和不关心实在超出想象。只要和自己无关,无论多么重大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她不给学生开“必读书目”,她说“任何一本书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她不建议学生写“好词好句”,“提示他们不要展示所谓的文采,直接说出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原本的感觉”,她说“我真怀疑他们还有没有‘原本’的感觉,十二年的语文教育把这些感觉给彻底毁灭掉了?”;她认为“没有力量的作品,也许能靠好词好句得到化妆品的作用,而扎扎实实的写作恰好相反”;她强调学生要“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写“亲眼所见”、“学会关注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她鼓励学生使用“活语言”、“调动本能的创造力去抵抗惯有的陈规戒律”;她在一次给学生的演讲比赛当评委的时候发现“辩论演讲的内容和每个人的内心情感完全割裂无关”;她要求学生“写有感觉的文字”;对于诗歌,她强调“我只提供一种理解,每个人都应该有不一样的理解。好诗歌必然多向度”;她引导学生批判现实、反思自己固定思维模式中的荒谬之处……
受她的影响,我也在平时的班会或者团课中给班上同学们播放一些时事新闻,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给他们事例去思考,并组织他们讨论、写感受。因为我自己才疏学浅、掌握的资源有限,事实上所能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但尽管如此,班会或者团课还是有了变化,理论知识还是会有,但他们变得更乐于思考和表达,在发言过程中畅所欲言,不再沉默游离。虽然只是在班上,但他们的反馈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说到底,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王小妮老师对每一个学生表现出的善意,她放低自己,用心去贴近每个学生的心,用一双温暖的眼睛去关注每一个生命。在她眼里,即使是角落里的学生也自有他的光芒。我想,今后的我,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去发现那角落里微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