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预热之后,小程序终于在1月9号凌晨如约而至。
微信之父张小龙选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是因为,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1月9日,是苹果iPhone正式发布的日子。
什么是小程序
毋庸置疑的是,微信,几乎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交状态,但同时,它也占用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张小龙曾说,希望每个用户都能尽快离开微信。小程序似乎能够实现“用完即走,效率我有”。
简单来说,你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手机内存不够,也不用下载大量使用频率很低但是又必须的APP,你可以用小程序点外卖、买电影票、订房以及看股票等等。
最重要的一点,小程序无需安装,入口在发现界面,只需扫码或者搜一搜就可以立即使用。
关于如何获取小程序,网上文章颇多这里不再赘述。
APP的死期会到来吗
对于大部分APP来说,它们以后可能会永远消失在我们的移动端。
如果从技术上分析, APP需要更大的力度进行推广和营销,需要更大的开发成本,但是由于当前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加上你很难维持与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俨然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相对于小程序而言,APP显得几乎毫无优势。
我们会关掉APP烦人的推送消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降低它们的打开频率,我们会下载并删除很多APP,但是却很难对微信也这么干,因为对于一个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那里是一个社交网络连接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世界,即便它越做越重,越做越复杂。在没有一个更好的工具出现之前,我们无法轻易抛弃。
现在,横空出世的小程序依附于微信,虽然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它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轻量化的APP,简直“又轻又快又温柔”。对市场来说,需求量更大的,将是小程序的开发师。
程序员的盛宴OR一种新的鸡肋产品
小程序会成为一场程序员们的盛宴吗?我们不妨回头看看曾经大热的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作为“新媒体”重要载体,开启了自媒体繁荣的时代。赶上风口并在后期有团队加持的大号早就尝到了红利的滋味,而随着公众号打开率的持续走低,能够被传播的内容一直占少数,内容的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公众号也显得越来越鸡肋。更不用提一直毫无存在感的服务号。
从实质上来讲,小程序是为了代替服务号的尴尬地位而出现的,但它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鸡肋产品?
就目前来看,小程序的几个特点是,无入口、去中心化、不主动推送流量。
微信本身就是一个拥有很大数量级流量的APP,小程序是为了让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融合而应运而生的,但是它未必适应当前的商业模式。即便养活了程序员,由于其特定的门槛,还是得开发新的产品,或者是重构商业模式,这都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什么
如果说互联网的每一次革新或者新产品的出现都可能会改变世界,那么小程序会改变潮水的方向吗?
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正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在你刚刚眨眼的瞬间可能就会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了,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根本不可能意识到它有何意义。对于有雄心的人来说,创造未来更具有挑战性。我们在一次次的浪潮中改变自己,试着转型,追求成功,但未来依旧是不可预测。
未来的不可控,正是其魅力所在。
套用乔布斯的话来说,“一个人一生能参加一件革命性产品就足够幸运了”。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请点赞评论吧。)
本文作者:一言,撰稿人,设计师,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