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演讲稿,也是我第一次公开分享。起于一个学习社群的线下活动,主题为「认知与改变」。全文两千余字,阅读时间..(怎么估计的?)反正快速演讲完需要7分钟。
一、外在的改变
大家好,我是蒲素。
今天的主题是「认知与改变」,当提及改变时,我脑海里的画面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关于老鹰的故事,是一个过去非常流行的心灵鸡汤。今天我再来看这个故事,它非常的假,而且老鹰的寿命实际上也没有那么长。 故事讲的是说:
老鹰在中年的时候,它的喙会变得很弯,爪子也脆弱了,羽毛变得厚重,就已经严重影响了它的进食。所以它必须找个地方把它的喙在岩石上啄掉,以及拔掉老化的指甲和厚重的羽毛,以等待重生。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是鲜血淋漓的,大概需要150天。
这个故事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改变是痛苦的,是需要强大的意志力的,然后新生是美好的,当处于改变时期时,一定要坚持。
然后,我又开始想,这半年里我有什么变化吗?我能马上想到的最明显的两个改变就是:
一、我换了一个城市生活;
二、职业身份的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
半个月前,我从杭州来到了广州,从一个我从小长大的省份城市,来到了这个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来的城市,但是我很羡慕这个城市,因为听说广州的冬天很暖和,我怕冷。哈哈,希望这不是一个反常识,因为之前还以为广州是一个非常热的城市,到了这边才发现,居然比杭州还凉快一些,杭州最近高温天已经飙到40摄氏度了。同时,四个半月前,也就是今年3月中旬,我从公司离职,从长达几年的员工身份变成了自由职业者。
这是我能想到的,在17年,我最明显的两个外在改变,那开智是一个学习社群,我肯定得聊一聊我这半年学了什么。
二、行为的改变
城市的转变,对我的影响几乎没有,我在广州待的还是蛮习惯的。关于职业身份这个外在的转变,就带给了我一些大的变化了,我还认为,这个身份的转变,是我思维发生转变的起点。
首先是行为的改变,在离职期间,我基本天天都待在家里看书,除了买菜、跑步,基本不会下楼。慢慢的,我也在淡化国定假期的概念。
之所以把学习话题放在后面,是因为我在思考“改变”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发现心智的改变是缓慢的,是不那么显而易见的,我并不确定我有哪些行为有直接的改变,我只能说是知道了很多的新的知识。同时,我还在思考:改变是什么?改变的意义是什么?是什么造成了这些改变?
我觉得这半年来,我最明显的心智改变,就是焦虑变得少了,相比起那个离职前的我。
离职之前,我是一名自学的新手设计师。在自学的过程中,我看了很多设计相关的书籍,也买了很多设计相关的课程、直播,我很努力的打磨职业技能。但是这些学习还是没有直接解决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所以我感到痛苦。
我把这个焦虑的原因归因于工作内容,我认为我不喜欢营销、海报类的设计,我更喜欢偏逻辑性的东西。同时,团队里也没有一个前辈可以指导我,领导对设计的要求也不那么高,我觉得我学到的东西都没有被充分应用。
我也知道,完全归因于工作内容,肯定是不全面的,实际上也会有我自己平时的练习不够、做的设计稿太少等等的原因。当时我的信念是:我认为实践一定是在工作中的,我不具备给自己布置合适的练习的能力。所以我也准备离职后,在打磨一下自己的工作技能,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笑
碰巧在这个阶段,我看到了安猪的“教育学徒实验”,也翻了翻他之前的文章,我从他的文章里get到了一个点:当自己获得一些知识之后,给自己一个计划,去实践这个知识,并巩固它。 同时还从他的其他文章里得到了一些共鸣,所以我就报名了。
这个点推翻了我之前的信念,我开始反思:我之前学习后的练习,是不是可以自己来设计的?
之后,安猪推荐了《教育心理学:主动学习版》等一系列书籍让我们读,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我啃了1个月。在这本书里,我系统化的了解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理论概念,比如建构/行为主义、自我效能、归因、内在/外在动机、依恋关系等等。我开始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自己过往的学习经验,这些概念改变了我许多的信念,也解答了我在阅读上一个大的困惑:为什么读完一本书,能记住的很少?
根据记忆的工作原理,加工少,记忆少,所以,很正常。这个概念带给我的行为改变就是:在阅读中,我开始主动地进行多重加工,去理解和消化学到的概念知识,也尝试去达到从理解概念—到实践—甚至到创造这样一个认知深度。
三、思维的改变
我分析之前焦虑的原因,我发现大多是自我效能低、实践不够/认知负荷、没有同伴等等的原因,我真的不愿意再回到那个循环了,所以我必须寻求自己想做的事情。慢慢的,我就开始想:我想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 是我早前的思维模式,想到答案后,我会开始不停地边工作边学习,以够到那个我能做的工作。我曾做过许多份工作,在流水线待过,之后做过销售/人事助理/客服/用户运营/设计。然后,你们会发现它们是成阶梯状的,因为每个阶段我都在思考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在能做什么的事情里面选一个我愿意做的。我认为这些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当时的我,能做的事情里面最好的选择,我认为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焦虑也一直陪伴着我,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会希望自己当时不那么执着于当下,而是更多的去思考:未来10年、20年都会用到哪些知识,然后去学习它。
我也知道,当时的我,并不具备这样的思考能力,好在现在认识到这一点也还不晚。
我觉得我想做的事情就是学习,我喜欢探索,有学习的焦虑。我希望成为一个拥有足够的能力以淡然的姿态面对所有问题的优雅的人。然后,我就遇到了下一个问题:我想学习什么?(过去几个月我的学习主题是“学习”。)这个问题我还没来得及找到答案,我的思维似乎又有一个新的转变了。
最近看了《深度工作》这本书,里面讲到一个概念:请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然后把专注力放在极端重要的目标上。同时,认真考量自己的日常活动,训练自己专注在具有长期影响力的事情上。
我在思考「自己的价值」这个问题时,我有2个答案:
一、我想做对别人有价值的产出;
二、为了自己的身心愉悦,我想拓展自己的知识图谱、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
我觉得关于这个产出的思考,就又发生了思维转变,即:我想创造些什么?
这也对应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往下细述了。
总结
从我能做什么到我想做什么、我想学习什么,再到我想创造什么,这样一个思维转变,对我的行为产生了挺大的影响。我觉得我变得更加专注,不那么焦虑了,转变才刚刚开始,我表示也很期待自己未来的成果。这个过程是我不断试错得来的,也有一些幸运成分在里面,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最后,回答一下前面我提出的三个问题:我理解的改变,就是修改、变化、和之前不一样。至于个体改变的意义:我有一个信念——我认为,人永远是会向往美好的,正是这种向往美好的愿望,促使着自己努力改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