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老小孩,老小孩。这两年,我们着实的围绕在两个老小孩身旁,感受着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发现这老两口都属于情绪颗粒度很高的人。我给讲讲今天饭桌上的一件事儿。可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最柔弱的地方,使我想把它记录下来。
父母都属于高龄老人了,由于父亲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走路喘的都特别厉害,经常一口气儿差点导不上来,他经常给我说真的活得很受罪,还不如安乐死呢,所以我知道父亲真的很难。他的难其中一是因为他每天憋的很难受,吃东西也很少。其二是放不下我母亲,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大财统家,经常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院子里读的是私塾;纺织车上是梦想。解放前因为身份的原因,无奈嫁给了我的父亲,母亲是一个智慧的女人,在我们成年之后回想起家里大事的决策,都是她在背后推波助澜。可是母亲又是一个不太会做家务的女人,甚至不会做饭。我们长了这么大,吃母亲做饭的次数屈指可数,我们常说母亲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这也恰恰是父亲最放不下的事,父亲照顾了母亲一辈子,甚至早饭都是他做好,端到母亲跟前。而如今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的担心我也看在眼里。午饭的时候。我已经盛好了豆角面,摆好了碗筷,母亲非得挨着父亲坐下来。看着父亲碗里的面条比别人碗里的面条少的时候。母亲就夹了一大筷子。准备放在父亲的碗里。父亲这个时候呢,就吼了一嗓子。顺手推开了母亲夹面的手。面条被碰的撒了一桌子,把我们都吓了一跳。我开始说父亲。你怎么能够这样呢?你知道我妈没有别的意思,她是不是对你好呀?你们都这大年龄了还吵吵呀,父亲不做声的低着头,吃着饭。母亲此刻已经红了眼圈儿,也低着头吃饭。四姐见机,找了个话题岔开了此刻的尴尬。父亲顺势的也说了一句,哼,你就听她俩的吧!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么父亲当时暴躁情绪的背后,他的需求是什么呢?我一下明白了,最近父亲刻意的锻炼母亲,试着让她独立的开个煤气灶,煮个东西,不饿着。试着能够让她照顾好自己。
到了家里,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询问晚上吃中药了吗,吃饭能多吃两口了吗?正好陪他聊几句,我说你今天的态度不太好,我知道你想啥呢?你就想锻炼她独立,放心不下她,对吧?“对”放心吧,有我们兄弟姐妹这么多人呢,谁还能饿着她呢?你就先照顾好你自己,别让我们担心,以后门不要反锁,有什么事随时打电话,我们都离得很近,都能看到监控。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嘶哑,甚至有些抽泣“我知道了,你们几个这两天都很累,都别过来了,歇几天”。父亲是一个感情非常细腻的人。有啥事不直说。总是让我们猜。
其实每一个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需求。当我们能够满足他的需求的时候。他心才能定。在今天这样一个殊胜的日子里。希望我的父母能够相互陪伴,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