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在某平台上有人提出的问题。
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一类以写实为主,一类以写意为主。写实如《三国演义》,写意如《西游记》。
《三国演义》从总体上来看还原了那段历史的真实,但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显然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这就是写实与历史传纪之间的差异。
看《三国志》就明白其记录更真实,更符合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作者对曹操的记录采用了“本纪”,对刘备的记录采用了“传纪”,意图很明确曹操是正统,而刘备只是旁庶。那么作者凭什么认为曹操是正统?难道仅仅因为其实力最强吗?不可否认实力是原因之一,但也并非全部因素。客观的看待曹操,他不但是军事家,政治家,而且还是杰出的诗人,这就使得曹操更有魅力,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而人才往往是战争年代取胜的关键因素。
但《三国演义》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刘备立为正统,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奸雄!这么一来就产生了双重标准。同样是武装割据,刘备匆匆忙忙的称帝,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却被立为正统!曹操至死都没有称帝,反而被打为乱臣贼子!同样是笼络人心,赵云血战长板坡保住了阿斗,当他把阿斗交给刘备时,却被先主掷之于地…感动得赵云其泪飘杵。作者称赞先主义薄云天。官渡之战曹操获胜后,并没有追究手下私通袁绍的罪责,却被贬斥为老奸巨猾!那么这些双重标准是不是可以视为文学虚伪的证据?
由于小说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那么就有不少地方与史实不符,这里不再例举,是不是也可以视为文学虚伪的证据?
《西游记》则更离谱,除了玄奘取经确有其事外,作者展开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妖、魔、鬼、怪,齐上阵打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只要玄奘不死其它的都可以编。玄奘明明有父母兄长却将其说成是孤儿!玄奘明明是偷渡出境却写成是皇帝亲自送行…一方面很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样写好不好?或许见仁见智!但我觉得尽量真实的再现历史人物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所以我宁愿相信这是一个彻头彻尾想象出来的人和故事。
当唐僧与行者初次结伴而行时遇到了劫匪,孙行者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剿灭,老和尚只是告诉他不可滥杀无辜。但到了三打白骨精时,和尚却大为恼火,不惜念动紧箍咒,甚至赶走了行者。如果从佛家的角度来解释就是行者执念太深,通俗的说法就是嫉恶如仇,容不下假、恶、丑。但在老和尚眼里人就是人,没有好坏善恶之分,引导教训一下就行,不可杀生害命。如果是这样解释,那么唐僧的境界显然高于行者!
当然还有另类的解释,老和尚深谙世故,遇到了劫匪时他知道只是一群混混。灭就灭吧没啥大不了的。但遇到白骨精时老和尚就有些担忧,她明明知道自己取经是奉如来法旨,居然还敢沿路觊觎,莫不是哪位大仙的仆役童子?这泼猴不问明原由就将其打死,万一惹怒了大仙,不要说取经,恐怕连老命都保不住。
第一次读西游往往会觉得前后矛盾。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何等的威风,自从被压在五指山下数百年后,却判若两人!连托塔天王的义女老鼠精都奈何不了。是不是五百年来把脑壳压坏了?或者被驴踢了所以本事越来越小?对此有很多解释,弯弯绕绕云山雾海!
是不是可以解释为悟空经历了五指山下的磨练,经历了白骨精事件的教训,渐渐的明白了师父的心思。取经只不过是演一场戏,只要按部就班,唐僧就不可能死,顶多受点皮肉之苦。于是行者遇到拦路的妖怪懂得了审时度势,平淡无奇的杀无赦,神秘莫测的就平手或不敌,交给大仙们来善后,这岂不是皆大欢喜。
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西游记》就是一部描写由猴子变成人的小说。一部中国文学版的进化论。
同样可以解读成励志小说:描写一个嫉恶如仇的少年仗剑江湖。经历了五指山之困,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浴火重生变成了除魔卫道的一代宗师。
如果把虚伪一词解释为:虚假、伪善,那么文学并不虚伪,虚伪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