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因为至今看不到终点的COVID-19病毒疫情,2020年的春季开学从校园搬到了网上。
对于我的女儿周霜凝,意外获得的自主时间激发了她的学习动力。是以,在返校日来临之前,她决定向学校申请在家上学。
起初是因为疫情,后来因为一门自选课程的时间和学校时间相冲突,女儿前后请了三周假,把自己的返校日推迟到了五一假期之后。
但是,事到临头,她仍然不愿返校,觉得就这样在家学习效果更好。这一次,我没有同意她继续请假。
并不是我反对在家上学,相反,从学习本身来讲,我更倾向于让她在家上学。但我认为,做选择之前应当有充分的考查、体验、分析、探讨,这样才能做出更为理性的、更不坏的选择。
女儿在我的鼓励下回到了学校,仅仅两个半天就改变了主意,仍然想要在家上学,但希望是半天在家、半天去学校,那里有她喜欢的老师和同学,她说:“人,还是需要人际交往的。”
到今天,女儿在家上学(包括全天和半天)已进入第四周,这个过程,我们的合作总体愉快,女儿意外获得了老师的援手,学业持续进步,我们一起面对遭遇的困难、一个个去克服。
但我们也发生了冲突,那些常见于父母子女间的矛盾:睡觉、起床、吃饭、卫生……幸运的是,我俩没有停止过探讨,不管遭遇什么,一直在努力探求解决之道。
对于我,这给到我机会反复思考“教育”这件事,不仅有对理念与价值观的反思,更有对具体场景处理技巧的总结。
女儿的在家上学仍在持续,几时结束?我不知道,继续尊重她的决定就好了!
但回过头来看这四周,已然发生了那么多好玩的事,未来必然还会有故事,把这些故事集结起来,会是一段有趣也有益的记忆。
接下来,我将不完全以时间线来整理这些日志,或以日期为节点、或以事件为契机,发布在我们的公号上。
——青苔于成都
2020/5/14
1、网课
2020年注定是一个很特殊的时间点,无论对这个世界、国家,还是对我和女儿的小家。
这一年的冬春,COVID-19病毒造成的疫情席卷全球,至今看不到结束的日子。病毒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在中国,封城始于春节前,从病毒的最初爆发地武汉开始,继而蔓延到全国各地、大小城市。
孩子们无法像以前一样按时开学,教育部号召“停课不停学”,网课铺天盖地地迎面而来。
网课给许多家庭带来困扰和纷争,父母子女间的关系恶化,矛盾与冲突不断(事实上,近来频频爆出学生返校复课后自杀的事件,就有前期冲突埋下的隐患),但在我自己的小家却没有这个问题。
霜凝的教育之路不同大多数中国孩子,网络教学、在家上学对她来说都不陌生。
事实上,小学四年级的下半学期她就有过一整学期半天在家上学的经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五年级,她离开普通学校,开始了一学期的游学和一学期的在家上学;之后,我参与创办体制外小微学校“悦谷学习社区”,女儿开启了为期两年的绝对自由,可以不学习、可以不受干涉地从早玩到晚的生活。
这些经历对于女儿的成长,有缺失也有收益,但有一点,今日看来却是真实的收获——她的自主性、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已具雏形。
女儿经历的事情多、学得杂,电子产品、软硬件、网络授课、网上搜索学习资源等等对其他孩子、甚至包括对他们的父母来说都颇为陌生、需要一定适应期的事务,在她却早已驾轻就熟。
更加以我对教育的理解,网课在我们家,完全是女儿自己的事,她根据学校提供的课表安排时间与事务、安排自己的学习;安排表出来之后我再分享意见,一起探讨要不要调整、各自的责任是什么、如何实施?最终确定、执行。
霜凝的学习没有家长陪读之说,也无需我偷窥、盯梢,尽管作为自由职业者、在家上班的我的确具备这样的条件。只是在我看来,学习是她的事、她需要自行担责,作为监护人的母亲,我的责任并不在这些属于她自己的具体事务上。
是的,我的家庭教育理念也不太同于大众,思考点更着重于——对女儿的长远发展、总体成长是否有利?言行只要不入侵他人边界,往往不会考虑其他人是怎样做的,社会上流行什么,以及他人的看法与言论。
用“合作”二字来定位我和女儿的关系是恰当的。
合作关系解救了女儿,也解放了我,我们各司其职、互不侵犯,相处不错,矛盾不多,整个网课期间,我俩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偶尔支援,意外获得的大量自主时间让女儿有机会进行更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学业持续进步,我们都很欢这种学习模式。
2、申请在家上学
随着疫情在中国大陆得到缓解,各地学生陆续返校,成都市的初二返校时间定为4月13号。必须说,我和女儿都不愿意此时返校,因为:
首先,那是武汉全面解封的第五天,在我们看来,危险仍在,而且不小;
第二,女儿正在上吴育清老师的小班数学课,课程时间和学校时间有冲突,这个课成功激发了她的学习热情,正在兴头上,学得废寝忘食,不舍得放弃;
第三,当然是返校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必然减少。
要不要申请在家上学?
思考了不同选择的优劣,想到了最好和最坏的结果,经过探讨和推演,女儿决定向学校申请在家上学,我支持她的决策。
申请书共两份,一份是她自己写的,女儿在申请中陈述了请假的理由,学习目标、自我期许,并附上她的《时间事务安排表》,一份是我写的。
为什么不是由我出面请假?
因为,这是她自己事。
在家上学这件事,整个被我当作了女儿的课程来对待——当她有了一种想法,无论看起来是否离奇荒唐、获得通过的可能性有多大,她都可以自由表达,然后就事情本身做尽可能周全的思考与分析、推演,列出计划、按步骤实施。
过程中,她需要面对可能的受挫,比如申请被拒、学业下滑;要去思考步骤的可行性以及每一种困难的解决之道,尝试设立目标与计划,学会寻找资源、寻求帮助;还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和现实中的各种难点——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成长的契机。
我鼓励她自己解决问题,作为母亲,我是陪伴者、支持者,提供思想和精神上的支撑,但不应当是行为主体。这是她自己的事,我不能越俎代庖、代替成长。
当然,最终,我审核了她的申请书,并做了细节上的修改,这是公文写作,行文与用语都有要求,对她而言也是第一次。这个从小被平等对待,只愿意平等视人的孩子,并不太懂得敬语、尊称和客套。
两份申请&一份《时间事务管理》
周一返校,我们在头一天、也就是周日午后向学校递交了申请,黄昏时分获得通过——没有遭遇想象中的困难。女儿喜出望外、惊喜莫名,心里一下子就放松了。
有一句话: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是不是这样的呢?
事实上,如果说这个“开头”是指这一次申请获准,我并不认为请假获得成功就能代表在家上学的尝试也能获得成功。事实上,在家上学是非常考验孩子和父母的一件事,获批是麻烦的开始。
只是,对女儿来说,每一次尝试的成功,都是自信心得以增强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