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至今,东哥的小学生涯已快两月了。
这两个月来,此前散漫的生活被程式化得像瑞士表一样的精准、精细。全家人整整齐齐地过起了无比规律的生活。
早上,孩子六点四十准时起床,七点十分出门上学,中午回家睡一觉,晚上六点半回家……全家跟着这张精准的时间表起舞,上至爷爷姥爷,下至我和他妈,甚至包括他两岁的还在牙牙学语的妹妹。
应酬据此调整,运动随之增减,工作等其他方面更是如此。孩子——尤其是上学后的孩子——是家庭的重心,诚哉斯言。
本以为我们家要求高,舍得为孩子付出所有时间,包括回家后练习篮球半小时;背诵古诗1首,按照艾宾浩斯曲线进行复习;按计划学习数学英语,晚上十点半上床睡觉。不曾想,一打听,东哥的女同桌晚上睡得更晚,小学一年级晚上11点才上床。遥想当年,我高三那会也就11点半便鸣金收兵了。the time is change,竞争真是越来越激烈了。这还是双减政策出台之后的情况,可以想象,双减之前,都卷成啥样了。
大家都拼命往前跑,你跟还是不跟?大多数有点条件有点想法的家长,其实没得选。
临睡前看见一张照片,大意是地铁上坐着两对母子,左边一对明显是城里优越的家庭,右边一对是农村条件较差的家庭,博主发图的评论是,你和他人的差距从儿时就拉开了。然而,下面最扎心的跟评是:左边的母亲最后进了养老院,后边的母亲在子女照顾下安度晚年……(言下之意,前者孩子太优秀,远离父母,后者没出息陪伴父母身边)
两则评论其实都对。关键看你从人生的哪个阶段,从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但我相信,即使左边的母亲明知道未来要进养老院,也会坚决地在当下送孩子去各种培训、学习,义无反顾,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