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产品,即便你觉得非常复杂,但它的原型、出发点一定是非常简单的,老子曰 :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你看这么复杂的宇宙,老子用了十个字,足矣。
下面开始深入分析微信的设计智慧。
微信最原始要解决的事,其实非常简单,就一件事:沟通。
沟通最原始的形式就是两个人的沟通,两个人的沟通你就像人类社会学习吧,人们都希望沟通是平等的。基于这一点就得做到很多,比如QQ的会员制肯定取消(金钱的不平等),不需要登录时间,随时想沟通就可以沟通(代表着随时在线,快速登录的需求)。不需要积攒积分这些奇怪的东西(今天你可能以为理所当然,但在当时环境为了赚钱,这些是业内常规做法)。
沟通需要方便,简洁。所以语音显然是需要的,另外有些年纪大的打字对他们其实很挑战,但是不能只有语音,语音只适合个性化及感性,当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需要理性文字。
沟通是两个人的事情,其实就是太极的阴阳思想,一个人再厉害也不是沟通,能量和气的走向就不一样。平等和太极也是一致的,阴阳一样多。
另外,微信的一大核心就是建群,建群讨论一定是在解决问题,必须3个人以上,非常合理。而且一个群的灵魂就在群主,赋予群主非常大的权力,这样的不平等是正确的,否则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不过我认为其实微信群里可以不允许发语音,因为语音就是发着方便,读的人很累,时间消耗很多,而且大量的语音,别人根本不会打开,需要文字这种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
微信允许关闭朋友圈,也很正确,因为对于像张小龙和我们这样的人,看别人的朋友圈,只是很偶尔,会集中看,别的时候关掉。允许在关朋友圈后,自己发朋友圈,必须要有。
朋友圈的形式:以文字加图片为默认,主要是随着智能手机相机的普及和网络流量的提速降资费,一图胜千言,这样朋友圈便丰富起来了。但纯文字功能必须要有,它意味着简单真理的直接、快速打开。
朋友圈的仅自己好友可见,非常正确。因为人的隐私就是这样的,对朋友可见,对陌生人最多开放一点。仿佛多个平行空间,外部不可见。
微信里的附近的应用很厉害,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微信的摇一摇也很好,基于区域的交朋友,理念不错,不过中国人觉得这样太露骨了,古代女子都不下绣楼的(当然这样并不好),就是说中国人对社交的认识是父母之命。
微信的封面是一个人完全正确,因为伟大的产品就是一个灵魂架构师。不会有两个,剩下的就是合伙人。
当然微信要做成还需要很多技术方面的了解,但我认为并不是难点与关键点,这些你有了想法,找个合伙人,科学的去实践,问题不大。
张小龙先生对简单直接的智慧一定有很深的认识,和修行类似。龙泉寺的事我不发表观点。
微信需要统一中国,有两个这样的产品会和国家有两种货币还要讨厌,有两种政权一样讨厌,很欣慰微信统一了中国的线上沟通方式。
致敬张小龙先生,我相信应该是一个在最浓的黑夜里也能看到内心光芒的自带光环的男人,我们的见解几乎是一致的,不过活在不同的时代罢了。
有合作意向或好建议可以发邮件至zhangxin_mail163@163.com
保持文章完整性的前提下,可以随意转发。
按照惯例应该有这句,我所说的都是错的,我所说的都是对的,我所说的有对有错,我所说的可能是错的,可能是对的。我所说的可能有错有对。:)
张欣谈产品设计哲学系列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