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啥也没干,就和对象逛五台山了,那就瞎聊聊佛吧。
佛别和我一般见识。
文中所有图片均摄于五台山
这是广院胡大猫的第13篇原创文章
1、
对象说去做调研,于是今天跑五台山,我也第一次去山西。
我们选的跟旅游团,导游一开车,就说很遗憾,现在是五一加文殊菩萨诞辰,人会堵死。可尽管吃和住会很艰苦,但我们赶上了好机会和佛见面,恭喜我们。
从7点开到10点,行程过半,我俩被叫去核实信息,说我们买的票,不包门票。但我们买之前,商品描述完全没说这回事,我仔细看了一下合同,发现这个套路非常有意思,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以后大家能长个心眼,别上当:
1、这次旅游被称为“夕阳红”团体游,但在购买之前,标题和商品内容没有任何关于“夕阳红”的描述。
2、旅游的费用比较低。
3、消费包含的服务里没说门票,不包含的服务里依然没说门票。
4、购买完后,短信提示:您成功购买了“夕阳红”团体游。
5、合同里的一个小细则里提到:如果是60岁以上的,可以免门票,其余的得买票。
6、开车后导游提醒,你这个票不包含门票,得买。
7、买完后,总价远超其他渠道含门票购买价。
交完钱后,导游拿麦克风大声提示,周围陌生人不要搭理,因为寺庙附近骗钱的太多了。
旅游团这边有诈,菩萨身边还有那么多骗子,看来我这个五一能顺利拜完佛,都像是在渡难取经。
哦,还是不包中餐的。
2、
我不信佛,但对于寺庙和出家人,充分给予尊重。 不过对于“佛”的理解,我一直很矛盾。
每次看西游记或番外传,如来出现都意味着一切的终结。但其他作品对僧人的描写,就很值得玩味。
典型的就是金庸了吧,少林寺在他的诸多作品里,总是有阴暗存在,我印象最深的,自然是“成昆”。(看完苏有朋版的倚天,恨死纪晓岚了。)
后来看了一部《西游记后传 》,我的西游三观彻底崩塌,一开始如来就被逼圆寂了?还转世灵童?
再后来看张国荣的《倩女幽魂》,还在读初中的我,看到张学友大骂那只吸食人肉的“假佛”,一种禁忌的快感直冲我的肾上腺。佛也有可能是假的嘛。
(当然后来《西游·伏妖》里那九头金雕变的“三个如来佛”,也大体是这个思路和想法了。)
3、
抛开艺术作品外,我经历过与“佛”有关的,也不多。
我老家在自贡,小时候总往一个镇跑,叫“仙市”,那是我外婆的老家。
每年过年都去,当时我印象最深的就两个场景,一个贴满性病小广告的电线杆,再一个就是热闹的寺庙。
一进门,大黄纸、粗蜡烛,还有电动闪红光的观音娃娃,很是繁华。
主场地摆着8根蜡烛,烧出形状来测命运,另一个人气爆品。就是点香油灯,看融化的痕迹测命,不过这个便宜,毕竟功能有限,只负责测孩子性格。
当时舅公非帮我测,大师念叨着说:你家娃儿太造咯,恐怕以后会有不顺,如果你想,那边那个蜡烛,你可以买一点,这个质量比较好……
打住了,舅公示意他不用往下讲,过年没钱,一会还要当着大人面给红包,成本还是要控制下的。
过会高僧不知为何开始往外跑,奇迹出现,乡亲们一边狂奔一边追着喊:大师!
(是记忆大师还是催眠大师?)
后来我去海口读书、高考,考前母亲跑到文昌给我祈福,最后还是一团糟;考研复试前,一帮人跑到雍和宫去写名字,该死还是死。
导游用一些幸存者偏差的例子去讲述虔诚的作用,这一点我不太认可,我觉得佛是好的,是高深的。但导游解佛的方式让人反感,我相信真正的佛法的大智慧,绝不是如此狭隘。
4、
三战遇到的考研班女老师,已经出家了,发号叫 静茗,真是巧了。
有天我问师姐:“我已经三战了,自认为学的还行,但总担心出问题,我该怎么办?”
师姐说:“你这样的,佛家叫着相。”
“什么是着相?”我问。
“着相就是当真。谁当真谁痛苦。佛为了让众生离苦,所以告诉众生不要着相。 ”
看来佛还是想点化我。
但我又凄凉的想,如果我真的去山上虔诚修炼,结果或许和杨德昌的《一一》里,吴念真的老婆一般,结局只能是说一句台词:“我一直想着去山上吃斋,以此反思自己的过去,但现在下山了,我觉得,其实也并没什么不同。”
心魔啊还是心魔。
《心迷宫》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最后的镜头,故事开启的那个人,缓缓走进寺庙,虔诚的敬上了一炷香。他在祈祷什么呢?我不知道,所有的相遇和发生,所有的因果律,都是有因缘际会吗?
明天4点就得起床,要去拜访文殊菩萨和五爷,我悄悄地问一下吧。
感谢阅读,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