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行为是如何被改变的?如果我们把人类生命看作一个系统,他是如何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的?
从需求的视角看,生命系统的模型可以用“刺激信号→需求代码→产生感受→引导行为→产生新的刺激”的循环来进行描述。这是基因在参与以优胜劣汰自然选择为规则的生存繁衍游戏时所采取的行动策略。
人类基因为了增加自身生存和繁衍的机率,演化出了这套行为决策模型:即在自身的基因程序中写入了需求代码,如果环境传递的刺激信号与需求代码匹配则产生正向感受,反之则产生负向感受,这些正负向感受会引导行为去创造满足需求的条件,条件的改变产生出新的刺激信号,需求代码对新信号进行检测,如果需求得到满足,则以正向感受奖励,如果没有满足,则以负向感受惩罚,并促进行为的调整。
通过这一套策略,基因就能够大幅增加需求满足的概率,而这一套需求代码正是基因在数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筛选出来的用以提高自身生存和繁衍能力的工具。
需求代码有时候会跳过感受直接引导行为,比如膝跳反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等。
但很多时候,需求代码需要感受作为中间体来引导行为,因为感受呈现出从正到负的谱系变化,因而需求代码就成为将刺激信号向感受谱系转化的分类器,它联接了信号和感受两端,并将他们一一匹配起来,这就可以创造出更加复杂的行为。
当需求代码跳过感受时,形成的行为是无意识的,因为它们由基因先天刻录的需求代码直接决定,有些行为甚至在事后也很难被意识到,我们体内的很多反应都很难被意识到。需求代码通过感受引发的行为,基本上都是通过无意识倾向实现的,但行为一旦发生便很快会被意识到。
但是,先天的需求代码(也可以称为基因代码)并不足以对所有的刺激信号产生反应,好在人类有能力对各种重复出现的刺激信号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后天的需求代码。
人类通过认知活动,在记忆中形成了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虽然认知活动是由感受引导的,但认知活动产生的知识并不必然反过来影响感受,其中只有主观知识会影响感受。
事实上,所谓后天的需求代码即为主观知识中的主观规则。刺激信号传递到大脑,不只与先天需求代码进行匹配,同时也与主观规则进行匹配,最终形成感受。
与基因代码一样,主观规则有时候也会跳过感受直接引导行为,比如我们平时开车上路会靠右行驶,这中间并不会产生什么心理感受。所有重复的行为形成习惯后,我们便会无意识地执行,这些行为并不需要主观感受激发。
但是,我们第一次上路靠右行驶似乎也没有产生心理感受,我们只是遵守了规则,那是因为如果我们没有遵守规则会经历某些心理感受,比如当你逆行时,你会产生巨大的恐惧心理,所以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受感受引导的行为。
人类选择按规则行事,这在本质上可能也是受基因代码决定的,因为规则提供了人类对未来的预期,同时降低了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按规则行事会给人以安全感。
所以,在成为习惯之前,几乎所有的主观规则都是通过感受引导行为的。当主观规则引发的行为一旦成为习惯,它就会转变成一种无意识行为。
无意识行为就是受丹尼尔·卡尼曼所说的快系统引导,这个系统在处理信息时可以采取并行回路,因此速度很快。虽然我们无法意识到这其中的决策是如何发生的,但它却经常可以有效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决策,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通过自由意志做出了决策,而其背后往往都有无意识的影子。
但是,无意识的决策信息在脑海中的停留非常短暂,且无法存储,因此无法处理需要阶段推进的决策问题。反之,意识行为受卡尼曼所说的慢系统引导,这个系统处理信息采取串行回路,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信息,因此需要通过注意从无意识数据库中选择样本。
但是,意识的好处是可以对之前的处理信息进行存储,以备后续进一步处理的过程中调用,这虽然导致了信息处理的速度下降,但好处是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并且可以对无意识问题求解进行一步一步地推理求证。
在无意识世界中,海量的信息被高效地并行处理,这些信息被同时与基因代码和主观规则进行匹配,以便决定采取何种行为。
注意负责对无意识海洋中的信息进行取样,被选中的信息流将提高曝光时间,一旦曝光时间超过阈限(大约为200-300毫秒左右)就有可能进入意识。
基因代码与主观规则负责根据刺激来决定感受或行为的倾向。有时候基因代码与主观规则一致,此时将形成一致的感受;但有时候基因代码与主观规则不一致,比如当你看到橱窗里的食物,基因代码立刻产生了想吃的冲动,但你的主观规则告诉你不行,因为兜里没钱。
所以基因代码可以类比于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而主观规则则可以类比于他的超我概念,自我概念就像意识中的“意志”,在基因代码和主观规则之间调和选择。
有时候基因代码占上风,有时候主观规则占上风,但也有相持不下的时候,此时我们就会体会到那种矛盾的心理。在矛盾心理的影响下,我们的行为也会变成两难选择。
即便不通过感受引发行为,基因代码和主观规则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比如走路把自己给拌倒,或者吃饭的时候咬到舌头。
人类系统正是如此周而复始运行的。比如,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胃壁和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会释放一种饥饿激素,刺激信号传递到大脑会使人产生饥饿的感受,这种感受将促使人们开始进食。
当人体获得足够的食物时,消化系统内的神经细胞和荷尔蒙的分泌会向大脑发送饱和信号,其中一种叫做胃液素,可能会抑制食欲,并使人产生饱腹的感受,饱腹感会引导人类停止进食。
但是,当人们感到饥饿的时候,身边并不一定恰好就有食物,食物缺乏会使人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情绪会引导人们去搜寻食物;反之,获得食物会使人产生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引导下,人们会变得放松,从而减少搜寻食物的次数。
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对陌生的可能食物进行尝试,如果产生美味感,这是告诉他们这东西可以多采集;如果产生苦涩感,则往往意味着这东西不能吃。
人类在狩猎大型野兽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人类合作,这就产生了情感需求,如果别人对你很友好,你的情感需求就得到了满足,你会产生归属感、亲密感,这类感受将使你采取同样友好的行为对待他人;反之,别人对你不友好,你则会产生疏离感、排斥感,这类感受同样会使你采取敌对不友好的行为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