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这部电视剧的唐僧爱护徒弟,不苟言笑,但也多情。当然偶尔也露出“为师又饿了”的表情,路上不惹事,如果有,就记在猪八戒的头上!唐僧给悟空缝衣服,给猪八戒捋过肚子,给沙僧剃过头,给诸位徒儿取过名字,路上又给徒儿们授业解惑,算得上既当爹当妈又当老师了。只是这爹妈当的不称职,自己长得太好看,丑了三个徒儿。唐僧作为和尚,相当称职。遇庙就拜,遇塔就扫,遇见女人就“阿弥陀佛!”很少发出灿烂的笑容,只有看见国王在通关文牒上盖了章,才露个笑脸,道个万福金安。其他的时候,都在忙着悲天悯人:悟空,这位老丈人可怜;悟空,这位老妇人可怜;悟空,这位姑娘的娘老子又被土匪绑走了”最后会得出一个结论:悟空,你就受苦背他一程吧!这是善心,是悟空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
谁说唐僧没有动情呢,对女儿国的国王怎么说来着:如果,如果有来生。。。这个估计跟唐僧扮演者的演技有关系。那女儿国国王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唐僧娇羞的神情,此间无二了!其实那会,我一直期待着发生点什么,关键时刻,琵琶精一阵风把唐僧吹走了,让我懊悔不已,妈的,关电视!
《西游记》这本书里的唐僧,是个极其啰嗦的人。像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受了蛮横无理的士兵的气一样。一脸“你怎么这样想”的惊讶的,无奈的样子。他最爱说这四句话:快走吧,不然什么时候能上到西天。哎呀,悟空去化斋饭了,还不知道为师被妖精抓了,如何是好啊!悟空,快把为师从这妖精洞里弄出去吧!阿弥陀佛!看原著才知道,主角是悟空,配角是妖精,唐僧只是个会啰嗦的物品,连妖精都受不了啰嗦的那种物品。但是我们还是喜欢唐僧,虽然他很啰嗦,但是他的经真的念得很好。不论是和其他庙里的和尚论经,和其他的道家论道,都头头是道。而且唐僧作为团队首领,大家都是服气的。紧箍咒不占地,孙悟空对唐僧是真爱,这个也许跟孙悟空无父无母有关。唐僧还喜欢吟诗,在各种树精面前赐了个全诗。
唐三藏:“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劲节公:“春不荣华冬不枯,云来雾往只如无。”
凌空子:“无风摇拽婆娑影,有客欣怜福寿图。”
拂云叟:“图似西山坚节老,清如南国没心夫。”
孤直公:“夫因侧叶称梁栋,台为横柯作宪乌。” (百度)
到了西天,唐僧和出发时候的唐僧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朝圣的意义,修体力,除业障,得业果!
《历史上的玄奘》则完全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玄奘。据说是个大不大小的地主人家。玄奘的哥哥也是和尚。玄奘更是爱佛,便云游四方学佛法,倒也算不上云游,算是讨生活吧。只是从未忘记过佛。后来在长安定了下来,便执意要去天竺。那时候我们的经书都是手抄本,随机性抄错的几率太高了。一部分和尚囫囵吞枣的背了,没发现不明白的地方,还有一部分完全是不过脑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哪里管什么对与错。自觉地那一部分对经书中不解的地方选择闭门造车,自圆其说。玄奘不行,他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骑着白马,急赶慢赶的穿越沙漠去天竺。西域大大小小不少国家,玄奘难免不被这些热爱佛法的国家挽留,玄奘也在这其中学了很多东西。但他依然如同张骞一样,不到月氏不罢休。即使白龙堆尸骨遍地,楼兰一片废墟,饥渴和海市蜃楼互为虚像,玄奘还是走到了天竺。幸亏这匹白马,带着唐僧找到了水草之地!玄奘又很幸运的进入了婆罗门的最高佛学院。原因是这最高学院里的方丈,曾在三年前梦见东方有一个人骑白马来印度,不再收关门弟子的他,收了玄奘,大约这就是缘分,这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玄奘从此也就学了大乘佛法,瑜伽经,金刚经等等。学成之后,婆罗门哪里肯放玄奘归国。于是玄奘开坛论佛,三天之内,谁辩得过他,他就留在天竺讲学。最后无人敢应战,论辩天竺无敌手,那个场景,连商鞅都不好意思多说两句!
本以为玄奘叛变的唐太宗,见玄奘回来,开心不已,但晚年的太宗皇帝,久病缠身,又愧疚自己杀了兄弟。便要玄奘用其所学开解自己。玄奘知道,如果佛教想得到长远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从天竺带了那么多的经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解给太宗呢!于是便有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的将毕生所学浓缩成了这260字。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百度。)
据说唐太宗听玄奘说完是笑着离开的。后来佛教的发展一帆风顺,跟玄奘的努力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从天竺回来的玄奘,一心埋在大雁塔翻译梵文,直到心力交瘁,离开人世。后人所翻阅的经书,几乎都是玄奘矫正和翻译的。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才对玄奘有了真正的理解,我想:有没有那么一个时刻,你的心下一片空明。或许我们真的是一枚棋子,能做的就是倾其一生,在自己的位置上兢兢业业。而我们又无法成为玄奘,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我们经常恨不得变成三个人,四个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去完成自己的理想。最后,我们被各种理想牵制,活得疲惫。但愿你我,一生都在大雁塔,做一件喜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