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确实能从外表看出一个人的好坏。在某些情况下,容貌对性格的预测准度超乎人的想象。面相与人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终极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这在你所遇见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有所体现。
在进化过程中,快速从人脸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赋予了我们预测他人性格和行为的优势。这让我们得以辨别谁心术不正,谁值得信任,谁值得追求,谁脾气爆到一点就炸。看人先看脸虽然并非百分百准确,但却不无道理,尤其当环境中存在潜在威胁时就更应该重视这一点。
1.个人魅力与人格特质
我们对于一个人的魅力高低的评估是无意识的,但由此得到的结果会强烈地影响我们如何通过一系列其他特征来感知并判断一个人的性格。
你或许已经听说过,漂亮的长相会引发“晕轮效应(halo effect)”——颜值即正义,长得好看的人总是自带滤镜和光环。尽管高于中位值的好相貌与智商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旁人往往会认为长得好看的人比普通人更聪明。
外表和性格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长得好看的人在积极的品质上总是会得到更高的评价。英国的一项研究中,当志愿者被要求根据面部图片对个体的人格维度进行评价时,脸孔最有吸引力的个体在外向性(extraversion)和宜人性(agreeableness)维度得分最高。然而,这不仅仅是晕轮效应在起作用,因为被评价的当事人们也是颜值越高,则在积极人格维度上的自我报告的得分也越高。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研究者所呈现的一批数字合成人脸中,志愿者们认为最有吸引力的人脸正是由那些在外向性与宜人性维度上得分最高一部分的个体的面部五官所合成的。志愿者们事先并不知道他们所选的那张合成人脸的特征数据来自于一群十分外向且随和的人。他们只是下意识地觉得这张脸要比普通人的脸好看。由此可见,俗话说的“美的就是好的(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还是有些道理的。
这就是贯穿整个面部知觉研究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难题。漂亮外表背后的生物优势是否会让个体的品性人格显得格外优秀?还是因为社会普遍对天鹅比对丑小鸭更友好,所以长得好看的人才更容易被塑造出外向与亲和的性格特征?又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个性有魅力的人是否会发展形成更有吸引力的样貌气质?
无论先天还是后天,颜值和“积极”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很容易就能辨别出来。
2. “长得就不像个好人”:容貌与犯罪
几年前的某天,加拿大安大略省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的神经学家谢丽尔·麦考密克(Cheryl McCormick)从一个广播节目中听说了青春期睾丸激素水平会影响男性头骨的大小。在激素的影响下,男性的面部宽度仅与长度相关(width-height ratio,WHR),而与体型无关。
WHR是从左右颧骨之间的距离以及从上唇到眉心距离的比值。1.9或以上属于高WHR——比尔·克林顿的WHR是2.07、理查德·尼克松是2.02;而约翰·列侬和乔治·华盛顿分别为1.63和1.65。
受此启发,麦考密克和她的同事,心理学家凯西·蒙德拉赫(Cathy Mondlach ),以及一位研究生约翰·卡雷(John Carre)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他们想知道高WHR(与高睾酮水平有关)是否可能是预示着攻击性的生物标记。
他们让志愿者从一些男性白人的照片中猜测哪些是好斗分子。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这项研究中,志愿者们不仅能够仅凭一个大头照就准确地判断出哪些男性具有高攻击性,而且平均的判断用时仅为39毫秒。
被志愿者选出来的那些人正是WHR值最高的那部分人,而且他们与之前在攻击性测试中得分最高的是同一批人——在明知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这部分人依然频繁地给对手挖坑。
男性的脸宽也与欺骗倾向有关。现任职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 Riverside)的商学院教授迈克尔·哈泽尔胡恩(Michael Haselhuhn)和他的同事伊莱恩·王(Elaine Wong)发现,在情境实验中,宽脸男性(WHR值高)为了增加收入而撒谎的概率是窄脸男性的三倍。
不要小瞧你的直觉,尤其是在你的个人安危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境中。根据脸部照片做出的关于某人的可靠程度的推断往往与这个人的自我报告及熟人对其的评价是一致的。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发现,相较于那些看起来诚实的人,被认为看上去不老实的人确实更有可能故意误导自己的同伴。不管是否意识到了,处于潜在的骗子或其他犯罪分子身边时,人会比平时更加警惕小心。
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杰弗里•瓦拉(Jeffrey Valla)和他的同事们考察了人们仅根据面部特征来识别罪犯的准确度。他们准备了一些头发剪得很短、胡子刮得干干净净、面无表情的20多岁白人男性的面部照片,并安排志愿者从中辨认哪些是杀人犯、强奸犯、小偷、骗子、毒贩等。
实验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都能以高于50%的准确率区分罪犯和非罪犯,但有意思的是,区分暴力罪犯和非暴力罪犯的准确率却没有达到50%。虽然人们可能认为暴力罪犯更容易辨认,但事实是,犯某一类罪行的人同时也更有可能犯有其他好几类罪行。
暴力和非暴力罪犯之间的界限可以在实验室中划定,但在现实世界中却不容易被划定。因此,最保险的做法是,无论某人表现出的是哪一种潜在犯罪的风险,对其保持警惕就对了。
犯罪鉴定(“面部特征分析”)并不百分百可靠,部分原因在于有很多好人被错当成了坏人。瓦拉表示: “我们的志愿者对他们的判断表现出了一种‘宁杀错不放过(better safe than sorry)’的态度,这导致普通人被误判为罪犯的概率上升。”
尽管如此,在辨识过程中,有一类罪犯却总是被人们忽视: 强奸犯。
令人震惊的是,女性(而非男性)认为照片里,已经定罪的强奸犯比其他人看上去更不容易犯罪——毫无攻击性,甚至反而还比其他人更有魅力——他们的脸不符合人们对罪犯的刻板印象。这种差异可能有一个微妙的适应性原因:那些看起来咄咄逼人或危险的男性很难诱使潜在的受害者进入强奸可能发生的环境里。
由此可知:虽然直觉可以保护我们免受一般意义上的伤害,但我们不能完全凭感觉来保护自己免受性侵犯。
面对那些罪犯的面部照片,志愿者们是注意到了那些细节才辨识成功的呢?也许最明显的特征是与高水平睾丸激素有关的特征——高面部宽高比(WHR),以及方下巴和突出的眉骨——因为它们是强势个性的象征。不难想象,高水平的睾丸激素会导致个体的攻击性增强,从而催生不按规则出牌的行为。
对一些人来说,他们似乎是天生反骨。但是教养(经验)也可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一个人的面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发展出一种轻微的歪脸,因为他们会相对更多地做出一些不对称的面部表情。也可能,我们会留意到一种微妙的凶相——普林斯顿大学的亚历山大·托多罗夫(Alexander Todorov)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细微的愤怒表情与个体的可信度有关。
无独有偶,愤怒还会增加脸部的WHR值(上唇撅高,眉毛压低),而长期的愤怒可能会在脸上留下痕迹。反复实施攻击性或暴力行为也可能会以明显的方式改变犯罪者的面貌。瓦拉推测,这些行为会使个体长期暴露在高水平的睾丸激素和压力荷尔蒙皮质醇中,而两种激素对面部的肤色和形容都是可察的。
“即使'WHR-行为'之间的联系有据可依,”瓦拉警告说,“这种联系也有可能会在观察者对个体的错误假设中被过度延伸。即也许个体其实本并没有高于平均值的攻击性或欺骗性,但因为由旁观者造成的罗森塔尔效应或出于自身的自我实现预言而逐渐发展出了相关的攻击或犯罪行为。”在习惯了别人的恐惧或顺从态度后,长得很“硬”的男性也许会意识到,他们可以将计就计地以此获利。又或者,正是因为别人对其行为有下意识的暗示或期望,他们才更有可能说谎或动拳头。
3. 刻板印象的陷阱
天生的容貌会反映出我们的个性,反过来又会被后天的经历塑造,并影响他人对我们的感知。然而凡事总有例外。
研究者泽布洛维茨(Zebrowitz)在一项关于个体欺骗性与可靠度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面部知觉陷阱。具体而言,她的研究团队请志愿者们进行了人格测试,并提供自己从小拍过的迄今为止所有头像照片;然后请一组普通人对这些根据这些头像对志愿者们进行可靠度评级,最后将每张脸对应的那个人的人格测试的分数与观察者根据照片的评级分数进行比对。
结果表明,男性的可靠度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被预测出来,但女性则不能。
年少时有过品行问题的女性在成年后被认为看起来更诚实,即使从人格测试来看,这时的她们并没有变得更可靠。这些女士可以通过化妆和发型来改善她们的外表——得益于晕轮效应——这让她们看起来比实际上更可信。
对于颜值的偏好有时会让我们得不偿失。比如过于看重个人魅力,我们可能会选出错误的领导者、聘用糟糕的员工,相信他们更诚实、更有能力、更聪明,尽管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同理,把所有宽脸男人归类为好斗、暴力的,也可能会错怪好人,甚至扭曲我们对他们性格其他方面的认知,让我们不自觉地掉进一个只见树冠不见树干的看脸世界。
总而言之,看脸是一定要看的,不过看脸的同时也请记得看看脸以外的其他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