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10.12),给我们这次培训学习首先上课的老师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石义堂。石老师给我们上课的内容是:《浅谈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及其提升》。
石老师先是从问题引入:教师应当具备哪些素养呢?应包括:师德素养(核心表现是立德树人)、专业素养(所具备的语文学科的知识及语文方面的能力)、教学素养(对于教学理论的掌握及理解,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这三大块内容!而石老师重点给我们阐述的是专业素养。
一、何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即语文教师胜任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语文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基本素质与修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含很多元素,但基本元素包括五大方面:(一)扎时的语文专业知识(二)丰富的需要材料积累(三)专业的文本解读(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五)规范的汉字书写能力
紧接着石老师就从这五方面来一一具体阐述:
(一)是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包括:文学知识(汉字发展与构造方法知识,基本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知识等)、语言知识(语言发展知识、词汇语法知识、语用知识等)、文学知识(文学史、文学类型、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知识、诗词格律知识等。)、文章知识:(文章源流与文体知识、文章结构知识、文章修辞知识等。)、逻辑知识:(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典章制度、礼仪、历法、天文地理、建筑、饮食、服饰、交通、姓名、学制、音乐、书法、绘画、戏曲等知识。)
石老师顺势举了几个例子:如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第一句诗中的“两个黄鹂”为什么不说是“两只黄鹂”呢?小学语文老师教量词的使用时,都是说“鸟”要用“只”来形容啊,好些孩子在背诵这句诗的时候也容易背错,背成“两只黄鹂鸣翠柳”,那么,你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来给孩子们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呢?那就要从格律诗的特点入手,格律诗是要讲究格律的,我们常说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而诗句中的第二个字是“个”字,是仄声,与下句诗中的第二个字“行”字(平声)是相对的,因此用这个知识就可以给学生讲明白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趁机划出这两句诗的平仄规律!还比如在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中的这两句诗“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两句诗中的“春社”是何意思啊?“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的第五个戌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在讲这句诗的时候,要把这个文化知识讲给学生。
石老师还例举了一个典型的事例,那就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之”字的用法,“之”字有五种用法,而其中一种用法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但是我们许多语文老师只是表面上给学生讲了取消句子独立性,并没有真正解释清楚它的原理。
王力先生在其《古代汉语》中明确指出,“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实质就是给语言结构“降格”,将原来可以独立成型的句子“降格”,变个更大的语言结构(句子)成分。又举例蒲松龄的《狼》中,有一句话“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这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其作用就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但由于作者要强调的重点是“如故”,即两只狼一起追赶屠夫的状态没有改变,因此,在“两狼”与“并驱”之间加上“之”,使“两狼之并驱”丧失作为一个独立句子的特性,由一个独立性的句子“降格”而变成“如故”这一谓语的主语。所以,我们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还比如在《观潮》一文中:“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这句中的重点“幅”字怎样理解呢?能不能解释为现代汉语的“面”或“把”呢,显然不能,这里的“幅”是:指宽度,长度。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所以,我们老师在讲到这句话的时候,一定要把“幅”字解释清楚,学生理解了,自然能够体会到吴儿弄潮技艺的高超了!
(二)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
精品语言材料积累的作用:
(1)丰富语言素材:人的语言素材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生活中汲取群众鲜活的语言现象的营养,二是在经典作品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例如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中对于何仙姑的脸色的描写:“脸色好似霜打的驴粪蛋一般……”。作为语文教师,在长期阅读中有意识积累语言素材,不仅对自身语言素养提升有直接作用,对其教学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有效增大语文课堂的知识信息的容量,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起到示范作用。
例如,杨绛《老王》一文中,问老王家的问题。写到的段落是:“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还有杨绛对于默存腿的问题的描述:“‘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从这些语句中我们能感受到杨绛语言的特点是内敛含蓄的。
(2)助力语感形成。所谓语感,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性。20世纪30年代,夏丏尊先生就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时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喜悦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语感当然是要从学习者对于语言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而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是提升学习者良好语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3)涵养精神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一定要背一些经典的名篇句段,化为己用。
(三)专业的文本解读能力。
谈文本解读之前,我们首先得对“文本”和“解读”,这两个概念在脑中有一定的架构。文本意义的解读,是解释学理论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也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概念。
所谓“文本”就是话语结构,就是“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例如一部书,一篇文章,一段记载,或者一句话,都可以称为文本。文本“解读”也称作“读解”。“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以及写作背景等的研究,尽量读出文本原义;“解”,是以文本释义为起点,侧重于文本意义的辨析、评判以及潜在意义的发展,要求读者有创造性的发挥。
1、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
(1)再现与还原统一的原则。
所谓再现,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的联想与想象,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文本所描述的人物、事件、环境在头脑中真实的复现出来,提升学生感性印象的真实性与深刻性,克服阅读中浮皮潦草、浮光掠影的“浅阅读”的现象。
所谓还原就是要尽力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在他表现特定内容时的心志、感情。也就是我们说的将作品放到特定的语境下去观照。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解读,本篇散文虽然是作者成年时写作的,但文本中分明就跳动着一颗火热又有些顽皮的少年心。如果没有再现的过程,我们就不可能真切的感受“百草园”中丰富多彩的景物;而如果没有还原,我们就很容易以一种成人化的思维方式,将作者的思维也成人化。
(2)知人与论世统一的原则。
早在两多年前孟子就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事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吟诵他们做的诗歌,读他们所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啊!”的确要深刻地理解作品,走进作品,必须了解作者的为人;而要了解作者的为人,又必须研究他所处的时代,所以我们鉴赏或者讲解文学作品时,就有必要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这就叫“知人论事”。
《文心雕龙》也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提法。所谓知人论世,“人”应包含作者、读者;“世”,不仅要着眼作者所处特定的历史情境,也要着眼当下时代语境。因此知人论事,既要联系作者与时代背景,引领学生读懂文本的真实意蕴,也要观照时代流变中其人其文的评介,也只有这样才能对文本更好的把握,从而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深刻含蕴,还要结合背景鼓励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新意。
(3)缘情与求理统一的原则。
“缘情”即“披文入情”。“披文入情”,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来的一种鉴赏文学作品的手法。“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也就是说,作者是为情而造文,不“批文”则无以“入情”,因此在解读文本时,要求师生抓住关键性的字、词、句以及令人迷醉的意象,情景等,引导学生深入体味、感悟文本高超的语言艺术技巧,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4)多元与一元统一的原则。
所谓的多元与一元的统一,换言之便是“多元有界”。所谓多元就是读者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对作品做出的个性化解读,就是读者主体对文本的建构和再创造,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所谓一元就是作者表现在作品中的只属于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阅读过程中的一员解读与多元解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语文阅读教学中,既需要体现读者个性的多元解读,也需要尊重和还原作者的创作主旨的一元解读。
创作主体的单一性决定了阅读过程中,一元解读的需要与趋势。一篇文章,无论题材范围和题材形式如何,都是特定的作者在特定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也总是反映着作者特定的对人生、社会、自然、自我的某种认识,体现着作者特定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从作者的创作过程看,作品一经完成或发表,上述的这些“特定”的内容便凝固于其中,成为一种现实的“定型化”的存在,这种存在是读者改变不了的,也不必试图去改变的。
从作者对读者的解读预期看,任何一个作者,不管他在创作过程中处于怎样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状态中,他总是希望读者能对自己的作品做出尽可能符合自己本意的解释,总不希望读者误读,甚至曲解自己的作品。“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产生其实正是读者与作者间无法彻底消除的“隔膜”和“距离”所产生的一种解读过程中的无可奈何的现象。
阅读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阅读过程中“多元解读”的必然性。
如前所述,作者创作的意旨是特定的,是作者在它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那一个”,并且,作者也期望读者能够正确地理解自己的用心所在,但这实在只是作者的一种“奢望”而已。当作品一经读者的阅读,作者的原义便因读者文化背景的不同、生活经历的各异、个性特点的区别而发生了“变异”。
也就是说,每个读者都是用自己特有的经验作为背景去解读作品的,这个过程就是“误读”的过程,也正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中重新构建文本意义的过程。就此而言,“多元解读”实际上就是“误读”的代名词,它阅读的过程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2、文本解读的常用策略。
(1)通读文本,整体感知的策略
(2)细读文本,归纳要点的策略
(3)重点精读,深度理解的策略
(4)品味语言,借鉴方法的策略
石老师在此以张岱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文本解读为例,重点谈谈对文本深度理解的策略。此文之美,一美在高雅的志趣与孤傲的心态;二美在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三美在简洁的笔法与传神的语言。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
(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石老师谈到的语文老师两样看家本领:一是咬文嚼字,二是舞文弄墨。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体现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就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说,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正确与准确,有序与简洁,更高的要求是生动幽默。
正确与准确:就是要求在口头表达中语音的正确以及表情达意的准确到位,确保传达的意思不走样、不变形,能够使听众理解所传达的意思。
有序与简洁:有序就是说话有逻辑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能够让听众把握说话者的思路。简洁就是,说话简练扼要,不说车轱辘话话,不说废话。
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和不断提高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教学水平境界的重要标志。我们语文教育史上的许多大家,例如叶圣陶、朱自清等。具备了良好的书面语言表达,不仅能够“自知甘苦”,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也能够为学生在写作方面树立榜样,起到示范作用。一个语文教师,应当把写作当成自己的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追求,“舞文弄墨寻常事,咬文嚼字功夫茶”,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生活写照。
石老师谈到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之余,喜欢创作旧体诗词和楹联、歌词,多年下来积累尚称可观,也在这种自由的创作中体验到了许多乐趣。
(五)规范的汉字书写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规范优美的汉字书写似乎与语文教师渐行渐远。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板书设计与书写不仅是教学表达的重要辅助方式,其本身也是一个语文教师文化艺术修养的具体表现之一。一个构图新颖,书写美观的板书,不仅能够有效提示教学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同时也能够给学生独特的审美享受。
(二)如何有效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广采博纳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了解语言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新动态;广泛涉猎哲学、历史、文化、教育、艺术等多方面的书籍,拓宽视野;适当收看国学讲堂,百家讲坛等电视剧栏目,从中汲取营养;养成看新闻,读报纸的习惯,接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渠道。
(二)勤于阅读,努力丰厚自己的语言积累。
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每个月至少阅读一本书;坚持写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朋友,多交流阅读经验;有条件的可以在教研组年级组举办阅读沙龙,营造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习惯;对于自己所教的文言文,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
(三)学会赏析,着力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改变不良备课习惯,备课时不要先看教材,至少将课文自己先品读四五遍,直到读出感觉,读出味道;坚持写文本分析,哪怕只是有一点点自己独特发现,都能够及时表达出来;阅读大家的文本鉴赏文章,如孙绍振的《文本细读》,从中借鉴有益经验;积极与同事进行文本鉴赏经验交流。
(四)练口练笔,积极提高自己的表达技巧。自我诊断,发现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有意识的练习与矫正;每次做完尽可能与学生一起写作“下水文”的习惯;积极尝试自己喜欢的文学体裁写作。
(五)坚持练字,逐步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坚持每天练习写30分钟的毛笔字,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长期临摹;阅读书法理论和书法技法方面的文章,提高自己的书法作品欣赏能力(黄自远《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在备课时坚持精心设计板书并在教学中展示。
结语: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专业发展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培训学习实现,教学方式和技巧运用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模仿和借鉴提高,唯有语文专业素养的提升只有靠自己的长期修炼,舍此别无他途。
最后以一副对联与老师们共勉:
教中学,学中教,教学本为一体;
知而行,行而知,知行难分两家。
(整理于:2019年10月21日晚23点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