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脑的运作
大脑工作的方式
1、你的大脑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神经可塑性”,它不断变化,不断修正,在打破旧的神经联系同时建立新的神经联系。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做的越多,你的大脑对此的反应越多,它就会发展地越来越快,这就是“可塑性悖论”。
2、感受很重要,即便处于无意识中
弗洛伊德发现,为了对付恐惧和冲动,人类发展了一系列防卫机制,将痛苦的思想、情感和记忆阻挡在意识之外。“理性化”的防卫机制,另一种防卫的方法是不去想,良性的应对方法是运用思维来平复情绪,而不是受到刺激就不惜代价地逃避。
3、潜伏记忆的影响
潜伏记忆通常埋藏着你3岁之前的事,那时大脑中负责记忆存储的海马体还未充分发育。从出生到18个月,大脑右半球占据主导,右半球以直觉方式来感知世界,对语言韵律非常敏感。从18个月到3岁,左半球快速成长,它更注重逻辑、分析,可以用语言和思想来组织说辞。这些早期岁月都留在你的潜伏记忆里。
4、联结的通路
低自尊是拖延症的一大原因
5、左逆转
当大脑左半球的左额叶被激活时,我们就会感到放松,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相反,大脑的右半球管理着我们的负面情绪。友善地对待自己会刺激相应部位,实现左逆转。
第八章 拖延的生物性基础
1、执行功能障碍
执行功能可以划分以下要素:
启动任务(产生行动的想法)。
维持注意力(持续专注于一件事)。
抑制冲动(三思而后行)。
转换注意力(转变关注的焦点)。
流程记忆(在新环境中运用旧知识、体系)
情绪控制(调整、管理情绪)
组织材料(获取材料,编排顺序)
自我监测(能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
时间管理(务实地对待时间)
计划(分清达成目标的各个步骤,按顺序考虑问题,提前做准备)
2、注意力缺失紊乱
注意力缺失紊乱症(ADD)有三个核心的症状:注意力分散、冲动和躁动不安。这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那种注意力分散,而是不能专注、融入,即使他有这个意愿。有科学家认为ADD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个人没有抑制能力,不能通过自我控制来抑制他的反应。
ADD患者不能恰当地感知时间,他们的主观时间比别人要慢很多,做一件事要比预期的时间长,很快会感到挫败和不耐烦,所以他们只注重眼前,忽视未来。ADD患者对环境刺激有过度反应,与一般人在发现注意力分散时收回不同,ADD患者很难维持注意力。ADD患者大脑中负责维持注意力、规范冲动、计划和控制的额叶不够活跃,一些ADD儿童额叶部分发育比正常儿童晚,这也解释了他们长大后ADD症状的消失。另外ADD患者的多巴胺水平较低,这是一种让人体验愉快的物质,所以他们会不停寻求更强烈的刺激。
3、抑郁症:倾向与变种
抑郁症有很多不同种类,按严重程度如典型抑郁、轻微抑郁、慢性抑郁和心情不佳,按反复周期如双相抑郁、季节性紊乱抑郁和荷尔蒙分泌变化导致的抑郁。共同的特点是当你抑郁时,你会无精打采,不愿参与任何事情,失去兴趣和目标,变得悲观,对生活感到失望,不再关心任何人和任何事。
生物性、心理和环境三个因素影响着抑郁症,重大的损失、人事变故、人生转折都可能触发抑郁症,比如父母失去孩子,事业受重挫,退休等等。抑郁症会永久性地改变大脑的某些结构,抑郁症越严重,时间越长,损害越大。如果你在冬天变得懒惰、嗜睡、疲惫,有一种想要冬眠的向往,你可能得了季节性情绪紊乱(SAD),当春季来临,你的情绪好转,热情和能量也回来了,你又开始活跃在社交圈中。白日缩短,光线减少是SAD的主要原因。
4、焦虑症
强迫症(OCD)。强迫症也是拖延的一个原因。强迫症患者在做事之前会不停排列其好处和坏处,或者不断确认煤气是否关紧,所以往往什么事都干不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断重复是因为大脑无法产生危机解除的信号(即脑锁住状态),不能自动切换到常态,平复焦虑感。即使不是强迫症,我们也可能陷入脑锁住状态,比如我们提笔写东西,开头往往是最让我们抓狂的。
邋遢分子和囤积狂。你可能看过这样的新闻:邋遢分子家里的东西从地板堆砌到屋顶,他们不愿舍弃任何物品,也不愿请客来家里,逐渐在社交上陷入孤立。当每个角落和缝隙都堆积满,还不做清理,他们就升级为囤积狂。你可能不相信,据估计全社会有数百万囤积倾向的人,这种习性往往代代相传。
5、压力对人的影响。
压力降临的时候,我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和皮质醇急速分泌,这是一种生物反应机制,我们的身体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在这个紧张的竞争社会,我们时时都会压力重重:下周的考试、还款到期、与同事争执、季度考评,慢性压力会破坏我们的神经。拖延产生压力,而压力又会影响我们做事,进而导致拖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6、生物节奏
自身的生物节奏会影响你的表现,比如有的人早上非常清醒,办事效率极高,有的人却是天生的夜猫子,深夜才能专注投入。女性的月经周期和男性睾丸激素变化同样有影响。了解自己的生物节奏有助于和身体和谐共处,比如你的最佳状态是晚上,早上工作就容易让你拖延。
7、睡眠
睡眠不足有一些典型症状: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易怒以及拖延。经常睡眠不足会加重你的拖延倾向,让你长时间达不到最佳状态,试着困了打个小盹(时间太长会让你晕乎乎的),晚上早点睡觉。
还有一些疾病因素会引发拖延症,定期的体检有助于找到原因。无论你在经历怎样的拖延,希望你以更加仔细和敬畏的心态爱惜自己的大脑。
第九章 拖延是怎样炼成的
成功和失败的榜样
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老师甚至书上的人物,都会成为我们的榜样。成功的榜样会激励你向他们学习靠拢,失败的榜样则让你立志不做他们那样的人。榜样同样也会影响你的拖延症,比如你竭力成为某个人,你可能会给自己设置超高要求,当你认定自己无法做到时,就可能自暴自弃。如果你不惜一切代价坚决不学坏榜样,你可能会迷失自己真正的方向。我们常常理想化成功榜样的优秀品质,妖魔化失败榜样的缺点,这使我们无法真切地看清全貌,从而在盲目的比较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家庭态度:拖延的成因
人是通过过去经验来感知未来的。早在出生的时候,你的家庭就开始向你灌输信条、态度、价值观,它会永久地嵌入你的大脑。如果你每次犯错都会遭到父母的指责,你可能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如果你成长在理性、包容、建设性的环境,知道错误是你学习改进的机会,批评谩骂又算什么呢。通过独立思考和有意识地辨识,我们需要对接收的信息加以分析,有些东西珍贵无比,有些却可能成为你的绊脚石。想想我们从外界吸收的信息,时间一长,它们可能就会变成你内心的声音。
1、施压类型:
“我知道你可以,什么事你都可以做成”
“一件事如果做不好,不如不做”
“考不好就是脑瓜子不灵活呀”
“你这么漂亮,肯定不会一个人的”
“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
2、怀疑类型:
“我来教你,知道你不行”
“你真是做不得什么用”
“当初要是听我的,就不至于今天了”
“哎,我就不该对你期待太多”
3、支持类型:
“不管发生什么,我都支持你”
“虽然我不这么看,但你可以选择喜欢的”
“每个人都会犯错,没什么”
“没关系,尽全力就是好样的”
回想一下哪些话是你成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当施压和怀疑的声音在你脑海响起,试着用积极、良性的话语跟自己对话,当你有意识地从负面情绪转向正面情绪,你就在打破旧模式,建立新的大脑运行方式。
家庭倾向
1、施压倾向。施压倾向既可能出现在家世显赫代代相传的家族,也可能出现在父母工作生活不如意,转而期望孩子的家庭。在施压家庭中,一切以个人成就为取向,平凡是无法接受的,只有完美才值得赞美。父母的高期待和苛刻常导致孩子适应不良性完美主义,一味过分又不分场合地赞扬孩子,一失败就归咎于外部因素最终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始终达不到优秀。
优等生的兄弟姐妹会迫使你追求更完美,而为了填补你哥哥的差劲成绩,家里就将希望全寄托在你身上。当你成为社区第一个高学历的孩子,这种光环既是荣誉更是压力。
2、怀疑倾向。怀疑倾向主导的家庭常传递一个信息:你不具备这些条件。比如拿邻居家的孩子做比较,暗示你赶不上;或者“女孩子就是学不好数学”,“你就是不如你的弟弟”等等。很多孩子面临挑战时退缩,认为失败就意味这些怀疑的真实。有些孩子应对的方式则是反叛,“我会让他们知道他们都错了”,他们给自己施加重压追求完美,却又落入完美主义的圈套。
3、控制倾向。控制倾向的家庭则是决定孩子所有事情:做什么,怎么做,跟谁交朋友等。父母无休无止的监控和命令往往会摧毁孩子的信心,而直接反抗又只会招致怒火,拖延就成了削弱掌控的反抗方式。如果奖惩规则变化无常,孩子就不再相信努力能得到可靠的回报,延迟做作业和家务就会成为常态。
4、依附倾向。依附倾向家庭提倡依附和牵绊,不鼓励独立思考和生活,表达独特的观点、搬家、创造自己的生活被视为背叛。尽管能获得支持、鼓励、帮助、保护,但孩子不能建立坚实的自信心,容易推脱需要独立完成的事情。
5、疏远倾向。有些家庭中,成员之间情感表达少,关系疏远。或者有些父母无法对孩子的经验感同身受,即使有家庭陪伴,孩子也会感到孤独无助。为了取悦父母,有些孩子想方设法引起父母注意,而越期待,越怕做不到,这就是拖延的开始。在疏远的心理背景下,人们会不断寻求缺失的亲密关系,或者反之,将人际关系控制在安全距离。
我们成长的家庭可能有一种或若干种以上倾向,这些倾向普遍缺乏对孩子自我感觉的基本支持。比如过分控制会破坏独立选择、规划人生的自我感;强调成就、忽视个性会破坏接纳和宽广的自我形象。在很多家庭中,幽默感、交际能力、创造性、意志力和同情心等富有人性的品质往往被忽略。而个人成长中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发展对自己能力的合理认知,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同时维护一个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做一个好父母并不需要事事都跟孩子有互动,亲子关系研究发现:父母亲只要30%时间内对孩子有呼应,就能养成孩子与父母间牢固的情感依赖。当父母表现不佳,与孩子关系出现裂痕时,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会让孩子感到尊重和价值,这有助于自尊的建立。善于跟孩子互动的父母提供了一个心理的安全地带,这是我们感受被爱、被接受和信心的基础,还是探索世界、追求爱好、学习新知识的根基。另外,一个可靠并有爱心的伴侣,同样可以让我们获得这种安全感。
在有些家庭中,爱是无条件的,每个人的本来面目都是被接受的。在其他一些家庭中,爱是有条件的,一个家庭中被接受的东西在另一个家庭则不能。一个孩子能意识到,只有当他做到某些事情时,才是被爱的,比如成绩优异、听话守规矩等等,这是一份没有保障的爱。拖延可以用于一个目的:隐藏某些部分而使被允许的部分得以维护,这是获得爱的途径。向你的家庭长期以来所持的观念发起挑战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习惯问题,更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问题。然而,当你重拾被拖延掩护的其他能力,你会获得自我完整性带来的满足和自信。
第十章 拖延行为模式
改变带来的威胁
拖延由心理因素、生物特质和人生经验交织形成。改变拖延可能会让你遇到一些新问题:比如晋升到更高职位时,你的责任更大,你可能担心自己应付不过来,没有充裕的时间陪伴家人;比如全力以赴的结果不如你想象的优秀,你会失去异于常人的优越感。拖延很多时候是我们躲避焦虑和恐慌的避难所,如果停止拖延,你会感到站在一片不熟悉的地带,那个崭新的、不拖延的自我也是未知的,这是一个冒险。所以改变的最大挑战是重新定义自己。
作为自我形象的拖延
有时候拖延可以让你拥有一种特别的自我形象。比如有些人把自己拖延的经历当作笑料来娱乐朋友,这让他们显得个性而幽默。放弃拖延就等于放弃逗乐的喜剧角色。有些人不顾一切地帮助别人,对自己的事却一拖再拖,完全荒废自己的目标,圣人的形象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被需要的。
你也许遇过这种人,他们讲起任何话题都能夸夸其谈,从地缘政治到纳什均衡,从莱布尼茨到德玛西亚,他们消耗太多的精力在自己多知的万事通形象上,却从未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或兴趣特长有所建树。
拖延可以制造出千钧一发之际的局面,有些人就喜欢扮演天降神兵的英雄角色,他们享受紧要关头的奇思妙想所带来的称赞。不拖延,就没有大难关头,没有大难关头,如何显英雄本色?
很多时候,拖延只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你对想要的生活从来没有答案,你对生活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和足够的动力。当你不断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担忧错过这个和那个,也许就是为了让未竟之事填补内心的空白。
当你忙着树立自己的某个形象时,你就容易看不清真正的重要事项。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不是你希望的或是认为的样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荣格说过:“最可怕的事情是去全然地接受自己”。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陷、创痛和伤疤,摘掉面具,你才是真正独一无二的。
面对现实
1、生物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天生的特质,有人讨厌嘈杂喧闹的活动,有人讨厌寂寞空虚的独处;有人热衷新鲜事物,有人恋旧守固。每个大脑都有强项和弱项,不管你是数字小白还是路痴,一味的怨恨弱项只会加深你的挫折,接受你的薄弱领域,做一些锻炼提升相应的技能,积极友善地对待自己的弱项,才能真正帮到自己。
2、情感现实。当你拖延回避某些事情时,你可能在躲避跟这些事情有关的难受情感。比如,不想参加老同学聚会是因为混的不如他们,并不是跟同学关系不好。感觉不适是一个拖延的常用理由,这是完美主义的翻版,即只有情绪刚好合适的时候才可以行动,这是一种非常局限的看法。当你开始感知、理解、管理你的情绪,让自己冷静地思考,离摆脱拖延、有条不紊地追求目标就不远了。
3、价值现实。价值观反应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态度问题,不管是追求权力,还是与世无争;为个人亦或为集体,都表明了你的价值观。很多时候,拖延可能是你正在做的事或者别人期待你做的事,与你的价值观之间有冲突。比如公司裁员,比如不正当的交易等等。
一个运行良好的系统是和谐的,既不刻板也不混乱,企业、家庭、人都是如此。当你的目标不明确,或者最后时刻焦虑抓狂的时候,你的行动就不可能协调统一。而协调的自我系统可以带来活力和平衡,你可以发展出一种弹性应变能力,这种能力使你有勇气去探索和犯错,也让你更加自信。
反击拖延信条
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努力尝试是好事,跟愚蠢或软弱没关系
失败生活的一部分,再正常不过
不敢去经历才是真正的失败
每个人都有局限
只要值得,犯错又如何
挑战有助于成长
我有成功的权利,我能接受别人对我的看法
这一次没做好,下一次还有机会
遵守规矩办事并不说明我弱势
真正在乎我的人会跟我坦诚相待,接受真实的我
答案不是唯一的,我要找感觉对的答案
这些观念有些早已存在你心里,有些则让你吃惊。如果你容许它们进入你的思想生根发芽,你将拥有崭新的生活态度,你会更自信,更愿意尝试和冒险,而不是遇到问题就寻求拖延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