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晴兰
编辑/席婕寒
刺绣,是中国具有民族风格的手工艺术,随着纺织、缝纫工艺的诞生逐步发展的,而苏州民间刺绣传统源远流长,也循着同样的脚步。
在四千七百年前,位于现今苏州的吴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曾发现丝线与丝织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吴国与中原各国的交流日趋频繁,织绣与刺绣工艺相继传入,刺绣自然而然发展起来。
宋代,苏绣生产已初具规模,到了清朝,在《姑苏志》一书,户部尚书王鏊曾评定苏绣具有“精、细、雅、洁”的特色。《上海方志》曾经这么形容:”苏绣之巧,写生如画,他处所无。”
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苏绣形成了针法丰富、绣工精细、擘丝细如游丝,构图工整秀丽的风格,在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以发展历史悠久的苏绣艺术表现作为元素,尝试创作一个故事,表现江南特有的文化底蕴与温婉情怀,那么,苏绣这种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產業的IP,在这故事里就能起着文化传承的重要重要推手。
2023年元月中旬,王梅老师告诉我,去年参加世界民族电影节剧本竞赛项目、以苏绣这种艺术工艺作为创作素材的《绣娘》剧本,在网络平台进行介绍后,王状导演对于这项非遗做为创作素材,极感兴趣,愿意尝试共同孵化这个项目。
之前已参考相关书籍,但对于苏绣的了解,其实有限。与王状导演几次开会沟通后,导演特地提了很多对于剧本创作的建议,其中两点,建议给我的创作,带来极大的帮助。
请益专业人士
经由好邻居的介绍,我在农历年前拜访了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赵丽亚老师。
丽亚老师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在2012年中英建交40周年之际,绣制了《伊丽莎白女王像》,作为国礼,赠与英国女王伊莉莎白。女王次子安德鲁王子曾经这么评价:“女王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睛细节的细腻度,超过我这个儿子对于母亲的了解。”
尽管获得极高评价,丽亚老师非常平易近人,她为我介绍了苏绣的每个环节,大师的言教身教,我领略到,苏绣艺术表现的坚持,绝对不是“工匠“表现,而是”艺术家“对于美的极致追求。不仅如此,我们对于事苏绣艺术的绣娘,苏绣的辉煌,还有苏绣的传承,做了意见的交换。
从丽亚老师身上,我了解到很重要的,仅仅属于苏州的,苏州人的文艺,苏州人的浪漫,苏州人的期望与祝愿,虽然藏锋不张扬,但是却是深情的。
大量的看片,培养自己的故事力
当时正好农历春节,我与家属到影院看电影《满江红》。
我忽然有个疑惑:人们像潮水一样涌进电影院看电影,他们想要得到什么?
除了杀时间,除了寻求声光刺激的满足,还有,最根本的,我们看电影,讲了什么故事。
这部电影,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写的《满江红》为文化IP元素,在南宋绍兴年间,岳飞死后四年,秦桧率兵与金国会谈。会谈前夜,金国使者死在宰相驻地,所携密信也不翼而飞。一个小兵与亲兵营副统领机缘巧合被裹挟进这巨大阴谋之中,宰相秦桧命两人寻找凶手和真相的故事。
这是一个看似悬疑喜剧,其实,是在不断地情节反转中,完成影片的叙事目标--家国情怀”主题表达。
讲故事,必须紧紧扣住主题。
以苏绣为元素的影视作品,有2010年的电视剧《天堂秀》,2007年的电视剧《明德绣庄》,还有以苏绣与评弹为元素的1980年的电影《梅花巾》。
《梅花巾》这部40年前的老电影,讲述了苏州评弹艺人郭月庭一家因受恶霸丘龙迫害而家破人亡,父女分离,多年后,一家三口终于重新团聚的故事。
虽然是老电影,但故事本身,有精彩可期的要素。
故事的核心,是“困难”,并且由“困难”引发了“失败”和“痛苦”,虽然 这个“痛苦”是主人公本人的,但可以和观众共享。
这些“失败,痛苦,不安,失望”不仅和观众共享,和观众共情。
观众渴望从“痛苦”这个点出发,跟着主人公寻找“解决之道,最终抵达圆满的结果”。观众和主人公一同经历战胜困难的全过程,最后,主人公解决了问题,我们从电影里,看到了他的智慧、勇气和果敢。
剧本孵化
从年初到现在,经过几番打磨大纲与剧本,推倒再重来,在王状导演与王梅老师的指导下,以苏绣为元素,遵循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的原则,总算完成全新的电影剧本《绣娘》,“爱”与“传承”是这部剧本想要阐述的核心。
这个故事,讲述绣娘江铃与景和儒相恋,却因地位悬殊、家人干涉而错过,有缘无份。三十年后,景和儒随摄影师儿子景枫来到苏州。景枫爱上了绣娘江小蝶。随着景和儒与昔日恋人江铃重逢,江小蝶也解开身世之谜,同时收获事业与爱情。
针与线,引出绝美的苏绣魅力。《绣娘》这个故事,是老一辈绣娘与年轻一辈绣娘双线爱情故事,就是这样的情感的交织与对比,可以共情,属于苏绣文化的传承,还有,爱的传承。
没有辜负春光的期待,在炙热的夏日季节,三人联合创作的全新电影剧本《绣娘》,入围2023年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
这个创办于2003年的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到今年届满20个年头。从美国出发,影响力遍及全世界,主要在推广以儿童为观众、儿童故事为主题、面向广大青少年观众、面向广大家庭观众的作品。
在推广电影作品的同时,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鼓励少儿与青少年参与到的电影的拍摄制作当中,每年夏天在美国加州举办青少年电影夏令营活动,努力让更多有电影梦想的少年儿童在这里出发启航,并且发光发热。
写在最后
当人们看完电影,像潮水一样涌出影院,他们又得到什么呢?
电影,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然后回馈于生活。当人们在电影里,人物的悲喜经历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世界,心灵受到震慑后的开悟与满足,就是他们得到的。
罗伯特.麦基说过,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餍足的,而故事艺术,是世界上主导的文化力量。写完全新的《苏绣》剧本,像是一个阶段的完成,又像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鼓励着我,继续在说故事的路上,一直前进。
作者简介
安晴兰,在冰冷严肃的科技业奋战的感性文科姐姐,业余时间爱好写作,同时是美国PDA认证正向教养家长讲师与禅绕画认证教师,并且通过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希望在阅读与写作的年华里一直年轻下去。
著有短篇小说《美丽的相遇》,2021年电影剧本《青团》获得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外语剧本提名奖,入围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2022年《绣娘》剧本入围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外语剧本。2023年全新《绣娘》剧本,入围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剧本竞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