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是个消极思维与悲观主义的人。以前倒不觉得有什么影响,顶多是生活态度导致生活方式不一样罢了,看完这本书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消极会导致行动力下降、反应迟钝、退缩、犹豫,导致做事的时候畏首畏尾、难以找到重点、事倍功半,最终影响生活的质量。所以一定要改变。
作为某股份银行在本市刚落地没多久就办了卡的忠实老用户一名,一枚没什么钱钱的小透明,之前竟然也曾贴心地短暂地被分配过一个客户经理,后来伊被调去了资产八百万以上的私银部门负责优质VIP客户,听大堂经理讲起这事,起先还惊讶,后来细想其实完全是事出有因:姑娘年纪不大,短发利落精神。电话里声音都是情绪饱满、精神高涨。微信每个工作日坚持发精炼的财经信息,间或突发财经新闻,有问必答,回复神速,服务周到,预约办业务还给留车位。关键的关键是,无论做什么事情办什么业务,每次跟她交流都心情很愉悦。
妥妥的正能量辐射。
相较填补这姑娘空缺的另一位姑娘,即使大堂经理再三说她人怎么怎么好,大家都说好,至少在我跟她有限的几次打交道过程中,无论是电话还是面谈,每次讲话都是有气无力,冷声冷气且没有声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能推则推,能省则省,让人心里非常不舒服。正好在看的BS时代剧《传七捕物帐》里面米次老先生讲了这么一句话:
其实作为一个服务行业过来人,倒不是不能理解她的做法,一个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对一个揽存揽储理财保险之类各种任务都有硬性指标要求的银行的客户经理来讲,关注点要放在收益巨大的重要客户身上才能产生最大效益,不能创造业绩的客户,当然也用不着费心,毕竟影响自己收入——其实人之常情。只是如此几次之后自然也没了跟她交流的欲望,加上网上银行的功能愈发完善,需要跟客户经理打交道的场合也越来越少,便再也没有跟她联系过。
两相对比之下会特别想念之前的那个姑娘。
不过这么念着她的原因,无外乎是她创造了一个小范围内的高黏着度,让本来并不具有太高期望的客户,被她的积极态度和乐观思想所吸引,从而形成了高度的正相关性。现代社会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本来就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弱关系,除却基本利益相关不得不维持的硬性关系,其他的弱关系若要巩固为强关系,很大一部分要靠人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完成——有的人认识几十年了也没法成朋友,有的人却初见如故。在感情上,人都是向日葵,谁不向往着人际关系的温暖与和煦?即使只是职业要求,那起码也是在职责范围内把这个要求做到了极致。
所以,以此警醒自己。和积极人士在一起,跟书里讲的那样,采纳积极的习惯,在生活中寻找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