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刘磊
黄州,这个曾让苏轼伤痕累累的寂静之地。至今还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在1000年前,苏轼在这里度过他的余生。他在这一方寂静的土地上吟诵,未能让他重回官场,却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一席之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朗诵着这首平仄之词的年少的我。那时我还不懂何为分别之苦,何为思乡?只是觉得这所谓的流传千古的名句。只不过是哪位大家无病呻吟之作罢了。
是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黄州。仿佛看到了漂泊的苏轼。感受到了他的豪放。被这座城市的历史的厚重,深深地震撼。
乌台诗案之后,身为进士及第的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背上了,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祸心的罪名。在“享受”了牢狱之苦,千百无奈之后。他没有消沉,又或许是他的那份沉寂,那份无奈。让诗词在他心中迸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沉寂,并没有因为黄州这个束缚他的院墙而忘记看看外面的天空。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游历过的山川,自由比黄州更多之处。黄州作为苏东坡的一个印记,流传至今。人生何曾有束缚,只在被投监狱时。苏轼推开铁链锁住的牢门,没有朋友的笑脸相迎。听不到那欢呼的鞭炮声。只有他一人形单影只,缓缓前行。他似乎明白,这就是官场。官场之外有没有天空?他这时或许不得知。疲倦,狼狈。他只身去了黄州。黄州就给了他一个寺庙作为栖息之所。那里没有亲人,更没朋友。他只能抬头望天,望望天空。望望那千里的明月。用千里共婵娟,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
苏东坡,旷世古今的一代文豪,他本可以用自己的才华。为那些同僚,为他的帝王写下那些歌功颂德的文字。而他却没有趋炎附和。他博得了皇后亲自为你求情。一个相国之才,虽然没有政治上的功德。可是他却有了令世人景仰的文学上风骨。政治上的失意,文学上的巅峰。这就是苏东坡冲破了束缚他的院墙,遥到那美丽的天空。
在黄州小住。我推开门窗,长舒了一口气。我原本是不能了解的黄州的天空,原来那是属于苏东坡的天空,我似乎看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