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地铁站,冷冽的寒气扑面而来,吹得我刚才地铁站内的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完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以言喻的紧张感。北京我是第一次来,入眼的便是黑白灰三种颜色交织而成的全国一线大都市——北京。
我们研学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走去。在泰安,任谁看到这样的一支队伍都会忍不住多看两眼;但在北京就不同了,我们这一路人齐刷刷地走过,偶遇几个行人,竟目不斜视地向自己前行的方向走去望去,完全就是各干各的,仿佛天塌了都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似的。我不禁感慨:这就是北京与泰安本质的差别吗?连行人的素养都不同,更用不着说城市的等级与经济实力的差别了。
乘大巴行了一两个小时的车程,才抵达住宿的地方并遇见了辅导员。辅导员热情地介绍了一下北京,这才令我感觉神经稍不那么紧绷了。
第二天,我们坐了很久的大巴才抵达目的地,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圆明园。漫漫车程,让我再次被震撼了:北京真大啊!因大,而精;因精,而大。好像无论怎样说都是极其合理的。一路上,各个建筑鳞次栉比的排列在一起,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用途,不华丽,不空虚,不累赘。森森然的排列在一起,无论何人看到都会有一种极庄严的肃穆感,没有人会不尊敬。连普通的建筑都是如此,那还用说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其他闻名全国的建筑吗?
黑,白,灰,还有几点墨绿。织就了这个扬名全世界的都市——北京。
圆明园。
这里有很多被围栏圈起来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无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里面有用白石建的宫殿的断臂残骸。这些残骸或多或少,有一些是一大片七七八八,勉强成型的建筑;更多的是一个柱子叠一个柱子,东西很少却很珍贵的小地方。
圆明园内,几乎没有长得很旺盛的草木,枯草残木在圆明园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一丛枯草后面,或许就有大清时期的珍贵的文物;一棵松柏之前,有的只可能是“一文不值”的现代建筑。所以,圆明园很奇妙。
当我看见整个圆明园来最宏伟及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时,我惊呆了。一层层枯黄的草木,掩映着曾经被漆得雪白的汉白石构成的仅看残件便能想象出在鼎盛时期有多华贵美丽的宫殿。即使不靠近去触碰,我也能极其清楚地感受到那埋藏在中国人血脉中的,刻骨铭心的爱国情怀。我个人都呆住了。
曾经光滑雪白汉白石上,被巧手的工匠用最上乘的工艺一点一点的雕琢成了美妙的纹路,深深镌进其中。每一道纹路都代表了它原先的辉煌,每一块白石都镌刻了它神圣的过往。可这一切都被毫不留情地摧毁了,这怎能不令人心痛呢?!
出了圆明园,我思绪万千。北京仍是那北京。
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