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多数人都想基于微信,搞一个社群,
然而大部分人的的做法是什么?
“把人拉进群,然后让进来的人
讨论问题、聊天、分享”
接着就认为这就是一个社群了!
no!
拉个微信群并没有“创造社群”!
只不过是为“已经存在的社群”
提供一种便利的沟通方式。
创建社群,
应该是重新创造关系、创造连接,
而不是利用已有的连接。
一个闲聊、发广告、发红包的“社群”,
和被群友牢牢记在脑海里的社群,
两者的区别在于这3点:
1、建立使命——我们为何聚在一起;
2、固定仪式——我们如何达到目标;
3、提供反馈——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一.建立使命
首先,社群并不是为了建而建,
社群的本质是:
聚集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
共同的清晰目标”是凝聚人的最大力量。
“xx签名活动”,各方网友前来助力;
“香蕉打卡”活动,每天健身后坚持打卡,凝聚一波人。
“拉一帮人”,而是“感召一帮人,发起一个运动”。
“沟通沟通”、“交流交流”,而是为了一起“改变些什么”、“提高些什么”、“获得些什么”……
“宠物保护协会”,要建立的社群并不是“宠物爱好者沟通群”,而是“救助流浪宠物重回家园”群。
“养生保健品”公司,要建立的并不是“保健品粉丝群”,或者“养生爱好者沟通群”,而是“养生秘诀比拼群”,或者“一起成为养生专家群”。
“跑长途难以充电”的问题,特斯拉车主宗毅就发起了“建充电桩运动”,跟酒店合作建特斯拉充电桩,为热爱电动车的车主提供免费充电。
200个充电桩,比特斯拉公司一年的努力收获都多,而且,还卖出了150辆特斯拉,超过任何一个销售经理。
二.固定仪式
基督教有礼拜日,
夫妻有纪念日,
小米有橙色星期五(发布最新MIUI),
总之,都有固定的仪式化行为。
所以,社群也是一样:
还需要固定的仪式化行为。
如果你对社群的安排是:
看心情,无固定时间,
偶尔发送个红包,
或大家一起聊聊某个话题,
然后顺便邀请个人进群分享。
社群成员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无法形成固定的使用习惯,
更无法对下次的活动产生预期。
而如果把社群活动“仪式化”,
每次以固定的方式或时间做类似的事情,
就会逐步提高参与,
并让成员养成习惯。
那么如何把活动仪式化,让更多人可以持续参与呢?
(1)活动固定化
每次的活动需要用固定的形式,
比如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明确的组织形式等。
比如,移动公司“周五摇一摇领红包”活动,
只要下载广西移动App,
每周五,大家都知道可以领红包了。
比如,无论电影、产品发布会,还是大型讲座,
事先都会预热(预热海报、周边、预告片等),
这可以让观众在开始之前,知道自己要期待些什么。
(2)需要设计一种“期待”的情景
上面说需要培养“期待感”,
但是人不可能每天都有“期待”,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期待”的触发情景。
比如,加多宝多年强调“怕上火,喝加多宝”,当你去吃重庆老火锅时,担心上火,就会立刻触发“喝加多宝”的行为。
总之,你需要为仪式设计好一个触发情景,以让用户一到了某个时刻,就会条件反射性的想起你。
(3)需要设计参与行为
很多社群为了活跃社群:
每周安排一个人进群分享。
这其实不是“聚集一群人做一件事”,
而是“一个人为这一群人做一件事”。
所以,除了坐在群里静听之外,
社群主需要让社群成员做一些事情,
这些事情可以提高参与,强化仪式行为。
比如互相评分、荣誉上榜、轮流做主持人等。
三.提供反馈
现在你的社群有了清晰的使命,
以及帮助社员完成该使命的仪式化行为,
仍然需要为他们的行为提供反馈,
让他们逐渐提高对社群的参与和依赖。
反馈就是明确让别人知道:
我距离目标还有多远。
比如,在游戏里,玩家可以随时都知道自己的登记和评分、距离最佳得分还有多远等。从而激励玩法不断打开游戏冲关。
总之,当这个社群有明确的使命和目标,
然后产生想要共同达到此目标的仪式化行为,
并能收获履行了该行为的反馈,
社群成员互相认同、互相帮助、积极参与,
即使微信群或QQ消失了,
他们仍然可以继续,社群就已经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