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本文已发表至《三明日报》、《泉州晚报》,如需转载,请勿他用,谢谢,欢迎拍砖。
十八寨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相传古时由十八个寨子组成,因而得名。历经唐宋元明清这一千多年的风雨的洗礼,这里的古民居依旧傲然挺立,不失为翡翠山城中的一颗明珠。这些古民居若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讲述着一段段悠悠事,它们在这里等待了千年,只等待我们去聆听。
刚进寨子便可看见一座石桥,此桥从桥墩、桥梁、桥面直至桥栏都是用粗凿的长方体条石或石块粗砌而成,最有特色的当属其桥墩,其形尤如高翘的船头,整座桥梁平架在这三个船形石桥墩上,远远望去,好似一座浮桥,故而当地人俗称其为“石浮桥”,此桥系元代所建,造型国内少见,称得上是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佳作。
桥基是船头形状格外显眼,不知这是否象征着古寨人民搏击风浪的不屈品格和一帆风顺的夙愿?栏杆有些沧桑了,桥面却依旧很新,有太多的人和物从上面走过,有达官贵人;有平民百姓;还有那老眼昏花的黄牛,一不小心便踩疼了它,如历史般沉重。浮桥没有呻吟一声,它只是静默的伫立在那里,和桥下的溪水为伴,和溪边的浣纱女为友。眼睁睁的看着她们由妙龄女子变为白发老人,流水倔强的流着,发着“逝者如斯”的感慨。
走过浮桥便来到建于唐代的蜈蚣街,长约500米,宽约一米,据介绍:这条小道曾是一条集市,两边都是商家店铺,贩夫走卒汇聚于此,商品琳琅满目甚是热闹,只是随着时间冷寂下去了,如同叱咤风云的英雄,那倾国倾城的女子,在风流一生后终归泥土,只是繁华过后的冷寂让人倍感凄凉。
此刻,漫步在古巷,天空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它悄然的下起了小雨。一滴滴雨打在青瓦上,打在石板上,“滴答滴答”,好像时间在走,又好像在弹奏一曲天籁。此时,一位老奶奶在屋子里缝衣纳鞋,一针一线缝补记忆的漏洞。偶尔抬头看看正站在屋檐下用瓢装雨水孩子们,这不正是我小时候做的“傻事”么?只是今天很少见那天真无邪的笑容了。天空朦朦胧一片,雨水顺着瓦片滴落,如同一粒粒珍珠落地,格外悦耳动听。“撑着油纸伞,独自走在,走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多么希望能遇见一位丁香般的姑娘”我吟诵着戴望舒的《雨巷》前行,可我不是诗人,也没有“空阶滴到明”的感叹,我只能就这样撑着伞,去等待下一场雨的到来。
十八寨文风鼎盛,自古扬重贤重师之风,村民崇尚理教,自宋以后,先后有八十余名学子金榜题名,其中四人中进士。两三百人进入官宦仕途。建于元代,迄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的四贤祠”,因奉祀宋代理学家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大贤人而得名。十八寨的无数先人均是在此熟读圣贤书后,走出大山,功名及弟的。
据史料载,历代的副榜、岁贡、廪生、武生、列贡……济济80余辈,特别是陈家祖屋中至今还保留着两张依稀可见的中榜捷报,就是十八寨人才倍出的最好佐证。建于清同治年间的杨氏“楚三公祠”其厅堂之上可谓是雕梁画栋,不仅神龛、匾额、楹联等处的鎏金历经风雨却依然光彩夺目;其梁、枋、雀替、门窗等处更是布满木透雕手法而成的人物、鸟兽和花卉组合,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尤其是其梁壁两旁象征四季发财的四盆木花柱,用四种不同的木料雕就,分别为梅、荷、菊和牡丹,据说其可随季节及湿度、温度、光彩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调,虽不得亲见,但其木雕盆花之精致逼真,工艺之超凡奇绝,已足以令我叹服。
小桥,流水,人家。”田园风光也是不容错过的,一大片菜地,一畦畦十分整齐,绿油油一片甚是好看。菜地旁是一条小河和一座石桥,最让我的惊喜的是那两个大水车,他们悠闲的转着,岁月般不紧不慢,从从容容的转过转下秋冬,浇灌出一季季的春华秋实。突然,不远处升起一缕缕炊烟,炊烟是农村的根,看着总会让我想起自己儿时在家乡调皮的日子,在炊烟升起后不久,母亲喊着我的小名唤我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