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马逊网站上逛逛,发现了这本《无声告白》。这是一本畅销书,美国亚马逊网站评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纽约时报》等媒体也都不吝好评。
更值一提的是,作者伍绮诗是一位80后华裔,香港移民二代,有媒体将《无声告白》与1987年谭恩美的《喜福会》并列为华裔作家最畅销的两部作品,前后相隔近三十年,认为“伍绮诗的横空出世,填补了华裔作家在欧美主流文学界的空白”。百度了伍绮诗的照片,典型的东方美女,黑黑的长发,大大的黑眼睛,颇有几分央视主持人的做派。
儿时学语文时,老师总让我们总结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正是封面上启人思考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不知道作者用英语是怎么表述这句话的,在我看来,“期待”这个词不是太准确、不全面,书中既有父母的期待,也有社会的看法或者偏见。更进一步,这些期待、看法除了来自他人,不少也来自自己,自我不正确的认知,自我身份的不认同等等。
父亲詹姆斯一直都在与他的中国身份斗争,因为出生中国劳工移民家庭,天生具有自卑感,尽管出生在美国,说流利的英语,学业优秀,但始终不能被美国社会所接纳,不能被美国丈母娘认可,不能被母校哈佛雇佣。一心想融入,想表现得和其他人一样,并将自己未能实现的美国梦寄托在女儿莉迪亚身上,希望女儿交美国朋友,学会人际交往。
母亲玛丽琳则是在与她的女性身份斗争。天资聪慧,学业突出,一心想与众不同,想在男人主导的社会里闯出一方天地。特立独行追求独立的她,不甘心过母亲围着孩子、丈夫和房子转的主妇生活,但因与华人丈夫的婚姻,最终没能改变家庭主妇的命运,尽管努力过,最终也只好将未能实现的女权梦寄托在女儿莉迪亚身上,希望女儿好好学习,成为一名医生。
主人公莉迪亚承载着父母的希望和梦想,既要好好读书,又要交际朋友,鱼和熊掌难以兼顾,为了迎合父母,常常做着一些自欺欺人的事。在父母过度的关注和巨大的压力下,莉迪亚成绩逐渐下滑,也无法和美国女孩交朋友,选择了自暴自弃,去与公认的坏孩子杰克交往,去挑战她的乖乖女形象。在最亲密的人,哥哥内斯即将走出家庭去哈佛念大学前夕,她选择了跳湖自杀。
哥哥内斯既是莉迪亚最亲密的朋友,最值得信赖的人,也和妹妹存在着竞争关系,为了父母的爱而竞争,曾做出将莉迪亚推入湖中的本能举动。尽管内斯也很优秀,有探索宇宙的梦想,但父母的心思只在莉迪亚身上。内斯理解莉迪亚,也希望保护莉迪亚,希望莉迪亚不与杰克交朋友。诡异的是,杰克真正喜欢的是内斯。
妹妹汉娜在家中几乎无人关注,但她生性敏感,善于观察,默默地在家中观察着发生的一切,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着每个人性格中的缺陷。
整本书言语流畅,不乏绝妙佳句,如“贴在她脖子后面的头发缓缓地流下了眼泪”,“日子变得粘稠沉闷,犹如糖浆”。对于中国人来说,故事也是能够引起共鸣和深思的,很多中国家庭中都会有莉迪亚这样乖巧懂事同时又承载着父母期盼的孩子,父母众星捧月的关注恰恰也是孩子身上重如泰山的压力,令人窒息的爱成了难以承受的负担,“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你、我,热播剧《小别离》中的朵朵、琴琴,很多的中国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触。每年高考结束,多少孩子因为微薄的分数难以面对父母沉重的付出,选择结束生命。即使上了大学,有了工作,多少人还是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下。可悲的是,不少曾经的孩子为人父母后还会将这种教育方式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要说有什么不足,感觉这本书的观点过于鲜明,所有的场景都是为了印证这些观点,没有丝毫的悬念和出其不意,有点儿公式化、模式化的感觉。说实话,我更爱看同类题材的电视剧《小别离》。莉迪亚一家与金琴琴一家颇有相似性,可琴琴家的故事就要精彩多了。
其实,不只是孩子,无论年龄,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也都是为了找到自己,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烟火。找不找得到不重要,或许去找了就已经不一样了。又想到大冰的那句话:“凭什么只能当一颗社会的螺丝钉?为什么不能既当螺丝钉又当螺丝帽,同时是把螺丝刀?”
每个生命都有他独特的价值,也理应活出自己的精彩。每个人都过好了,和谐社会才会到来!祝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探索平行世界的多元生活,活出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