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我在这个时候听到了这个小采访,因为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来把我的不安份安分下来,因为我一直认为我必须要有一个身份和职业的固化。我喜欢探索人的内在,也喜欢表达这份探索带来的心动和快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其他都只是方式和渠道,所以我真地不喜欢固定的套路和方法,也不喜欢被给建议,有什么意思呢?那种创作和表达的原始冲动没有了,只是去模仿研究渠道有意思吗?
另外我对人对事,其实是非常多元和宽容的,我愿意非常真诚地了解每一个人,哪怕那个人是禁区的,今天难得从一个电影人宁浩这里听到了和我的灵魂脉冲有同频地方的清晰的表达,哈哈。
当我听到宁浩笑一笑说,文化自信就是什么,就是相信你自己的感受嘛,摸摸你的良心,明明周星驰电影是影响你半辈子的,你非要说那个金棕榈真地好伟大哦,不要那么虚伪嘛~
我觉得他这么说真地超性感的,哈哈哈哈!
以下是视频观点誊写(爱啊)
我觉得所有的搞创作的人,都有一种本能,就是希望拓宽自己,去探索更新鲜的领域,如果没有探索世界的本能,就不是创作,就是复制或者工业生产,但是它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探索世界,这本就是创作人的使命,只是大家都是在等待机缘,就是在看能不能在这个领域,能不能在那个领域做点东西,就是那种好奇心嘛。
我曾经问过我自己,我是一定要拍电影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好像我觉得我去做别的事情也可以,去唱歌或者写东西,干嘛不可以,唱得好不好是一件事情,也就是说拍电影只是一个渠道,只是一种形式,只要你可以表达就可以了。那么基于这个感受,我就剖析我自己,那你要表达什么东西,我就想说,如果是有一点创新的,有一点趣味的,比较本土化的,比较有独特的个人表达气质,比较当代的,这些都是我喜欢的。
这个时代跟过去的时代不一样,过去都说,一个导演要吃很多苦,要经历特别特别多的磨难,因为那个时代确实不容易嘛,但是我觉得这个时代也不一定,就像我们现在也没有必要像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方式一样,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不一样的艰难。
不管什么样的电影,只要做得足够用心的话,我相信都会有它的观众,就是在不同的平台之上,就像你说到底谁的评分标准是正确的,你比方说像戛纳的电影,拿到奥斯卡就不一定能得奖,可能奥斯卡的电影拿到戛纳,戛纳也瞧不上,因为电影观众本来就是个多层次的人群,它可能在某一个平台汇聚了某一种价值观层面的人。那么这个观众能代表所有人吗?
市场有市场的道理,其他平台有其他平台的道理,有很多电影什么奖也没拿过,我觉得也很棒。
《少林寺》解决了少时候快乐的问题
一代港片,非常出色,周星弛电影,也没拿过奥斯卡,也没拿过金棕榈,但是我觉得很棒,甚至在我心目中是它更加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
文化自信是什么,是相信你自己的感受嘛,分明周星弛电影影响你半辈子,你非得说,那个金棕榈电影特别伟大。
摸摸你的良心,不要那么虚伪好不好?
市场是市场,评论就是评伦,奖就是奖,允许大家为了荣誉去搞创作,也允许大家为了市场去搞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