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际贸易部的任总来找我告状,“现在交货及时率有没有考核啊?刚刚我去找制造管理部闫经理,说他们的库房打箱不及时的问题,他居然我说我不懂流程在那里叫嚣。必须考核他们的及时率,并且要以完成打箱为截止时间,现在他们有没有考核交货及时率啊?“
我一头雾水,“交货及时率一直都在考啊,你说的打箱是怎么回事?”
任总说:“那现在的交货及时率是怎么统计的?目标是怎么订的?必须要以打箱入库为截止时间点。”
“任总你慢慢说,打箱有什么问题?”我引导她到问题上来。
“哎,上周的半年度总结会你不是也参加了么,我提出了跟单太耗时间的问题。现在国际业务的跟单工作划给了我们销售经理,这工作太难催了。你也知道,我们外贸的产品要走海运,必须用木箱装订,不能用纸箱。可很多当天需要发货的产品,ERP系统上显示已经入库,我们订好了物流货车,车到了才发现产品还没装箱,还要四处找后勤的装箱工,甚至亲自上阵去归集产品、装箱打箱。这不光耽误了我们的时间,货车也要等啊。库房应该在车来之前就装订好木箱的,以后的交货及时率一定要以装完箱入库为准,没装完箱的一律不能算及时。“
听任总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产品入库及时率的时间节点和标准问题,导致交货时出现等待打箱的问题。正常情况下入库的产品应该是已经加工完成并打好了包装,存入仓库的是一个个包装纸箱;但外贸的产品还要把纸箱再装入一个大的木箱中,才能发货。很明显这是后勤包装工序把外贸产品的打木箱工序给漏掉了。
我对她说:“任总,这不是考核交货准交率的问题,也不是入库及时率的问题,这是流程执行不到位,对及时率的考核解决不了它。”
任总马上反驳说:“现在就是没有考核所以他们不当回事啊,我去找他们,他们还说我乱叫嚣。他们不知道这浪费了我们多少时间精力啊!以后没有打箱的都不能准交,这样统计出数据来,考核他们,他们才会认真对待。“
我说:“这不是数据标准的问题。就算按照这个标准来统计了,那库房如果还是在没打箱之前入库登记了,谁又能发现呢?结果还是你们发货的时候才发现,你们还是要四处找人打箱。正常来说,就是要完成打箱才能入库的,只是后勤包装和库房没有按照标准执行,没打箱就办了入库。这是执行工作流程不到位的问题,不是数据标准的问题。订单准交率是衡量整个生产系统效率的指标,针对这个特定的流程问题,用这个大指标来纠正效果不会好。
“如果我们站在库房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他们为什么会没有打箱呢?咱们应该梳理一下整个工作流程,看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流程没问题,那就是要有人来盯着流程的落地执行,这是部门管理者的职责。考核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绩效管理也不是只有考核一个方法。”
任总想了想,说:“你说的有道理,管理者就是要梳理出这些流程来,还要培训下属、督促下属执行。你看我们部门,之前我以为那些流程员工肯定知道,但新员工只看一遍文件,没有专门指导的话,很容易执行跑偏。不过我还是觉得考核有作用,上月我们部门不是把提报数据的及时性纳入考核了吗?现在员工基本上都能按时提交,再也不用我催了。考核能让员工把这件事情放在脑子里,时刻意识到还有这么一件事要做,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考核。“
我说:“您说的对。我不反对考核,我只是反对通过调整交货及时率的数据来考核。我们可以把流程梳理出来,并要求有人来监督流程的执行,如果有执行错误就考核扣分,这样才能精准解决问题。各部门负责人要对自己管辖的流程负起责任来,就像你梳理你们部门的流程执行一样。”
任总说:“嗯,是啊。我其实也不是非要考核他们,我是要解决问题。各个部门要是都守着自己的立场,不能从解决公司的短板,提高公司效率的高度考虑问题,那公司还怎么发展呢?”
我说:“我也头疼啊。现在各部门经理似乎都很忙,没时间做内部的流程管理、人员管理,要是都能向您一样抽出时间来把流程、职责理清,把工作重点放在监督执行上来就好了。”
任总说:“不说了。下周我召集几个相关人员开个会,讨论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组成一个项目组,只靠一个部门推动太难了,到时我叫上你啊。”
送走了任总,我脑子还在想着那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似乎都很忙,但就是不能抽出时间来理清流程、严格监督执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