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敦煌系列文中的诗词篇
汉武帝征服匈奴后,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
“河西三关”大概是在中国众多的古关隘中,知名度最高且年代最久远的。无数文人墨客常以“三关”(嘉峪关、阳关、玉门关)为题,或吟诵赋诗,或泼墨作画,以借“关”言志、抒情。
据说唐朝的诗都有配乐,于是有了旗亭画壁的故事,记载于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风日盛,无论官民,都喜欢吟诗唱曲。开元二十五年,同为著名边塞诗人的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在东都洛阳游学,他们互相倾慕对方。于是,饮酒、作乐、听曲、赛诗,故而留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管故事真实与否,这种带诗入乐肯定是普遍存在的风气。谈起边塞,我们最熟悉应该是《凉州词》。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面两句写景,先是大气磅礴,然后是写孤寂空旷的塞上之城;再转到戍边之苦,羌笛吹的《折杨柳》的曲子如此哀怨的,更是引发了离愁,因为杨柳常常也是送别之意象。
敦煌市向西北行出百余里,便是玉门关,戈壁苍茫,人烟寥寥,古国边界,临了这样的情景,多少让人有去国怀乡之意,不是春风不度,而是愁绪难度!与此对应的是李白的《关山月》中,玉门关确是长风吹度之地。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先不管春风到底是“度”还是“不度”,玉门关的地位从来没有被低估:
玉门关盖将军歌(岑参)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
而这写玉门关的诗句中,王昌龄和应该算是充满霸气和决心;戴叔伦则是一股马革裹尸、击溃敌人的豪气。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重点都是最后一句。然而诗人提及的意象并不符实,当时楼兰已经不复存在,不过楼兰旧址即现在的新疆鄯善县。所以楼兰其实是以汉朝地喻唐朝之事,陈诉慷慨激昂之情。类似的有张仲素的塞下曲,后两句便是精忠报国之决心。
塞下曲(张仲素)
朔风飘飘开雁门,平沙历乱卷蓬根。
功名耻计擒生数,直斩楼兰报国恩。
谈完玉门关,再回到王之涣的诗中,凉州,今武威市。“凉州词”其实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边塞诗是唐人诗中常见的题材。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都有过民族间的战争和融合。自然的,唐朝的边塞诗也多涉及战争。无论是穷兵黩武还是反抗侵略,具体的生活确实非常复杂,热血守卫、慷慨从戎、戍边思乡、马革裹尸、倚窗盼归......诗篇反映的内容也相当复杂。
边塞苦寒,出敦煌往西北是玉门关,往西南是阳关。在丝绸之路中,阳关既是开拓西域的军事要隘,又是丝绸之路南线中西贸易往来的通商口岸。于是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这条大道,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大道,路面宽达36丈,被人们称为“阳关大道”。
但说起阳关,本文开篇的配乐“阳关三叠”有多少人记得?它便是来自于王维的“送别诗绝作”。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曲·答李公择
宋.苏轼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宋.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
宋.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
晓霜红叶舞归程。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
少陵诗思旧才名。
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拱手相揖,杯中酒一饮而尽。出了阳关,就即将面对再无友人相聚的戈壁大漠。王维用诗送别了友人,把阳关叠进了缠绵的曲子,从此更是影响深远。
不论是“阳关断肠声”,还是“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一词又一词,一曲又一曲,常唱不衰。诗与远方,如何抵达?
诗就在这里,你的远方在哪里?
穿越无人区的吴赟说,去敦煌,不为挑战(入门的徒步线好意思说挑战),不为远方(更远的都曾抵达),或许只是为了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