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恐袭波士顿》,心里一直很难平静,各种思绪涌上心头,震撼,愤怒,感动,恐惧,这种种的感受都来自于影片带给我的真实感。
这种真实感一方面是因为拍摄的方式,导演将真实场景与拍摄场景进行混编,影片中有很多镜头都是真实的影像,有监控录像拍的,也有手机拍的,真实还原了当时爆炸和追踪疑犯的场景。但是电影中并没有出现很血腥的镜头,而是用客观冷静的方式去讲述这个灾难。影片是从与这个事件相关人员的日常生活切入的,一个疲惫倒霉,被处分的警察,一对幸福的恋人,一个刚买了新车的中国留学生,一个期盼着与女生约会的警察,一个有着美丽妻子和可爱女儿的穆斯林男子,这些本毫不相关的人的命运在这一天交织在了一起,这些生活的镜头与灾难之后他们的遭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加剧了悲剧色彩,虽然这是导演的刻意安排,但是能引起如此强烈的情感,还是它的真实性使然。大部分角色在现实中都有原型,影片结束的时候,荧幕上出现了这些真实受害者接受采访的片段。
另一方面,影片讲述的是普通人在面对灾难时的反应。当爆炸发生的时候,冲过去救助伤者的普通市民;一直守护在小孩尸体旁边,不让他孤零零躺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的警察;被恐怖分子劫持,最后成功逃脱,并帮助警察确定疑犯行踪的留学生;被警察呵斥赶紧躲起来,最后扔出一把锤子,让警察去收拾恐怖分子的普通市民;死死抓住手枪不被恐怖分子抢走而中数枪的警察。就是这些普通市民让人在恐怖面前还能看到勇气,善良和希望。就算是里面最专业的FBI探员,也不像在别的影视剧中看到的那样炫酷吊炸天,他们也需要现场的人员提供资料,大海捞针式的反复查看视频寻找蛛丝马迹,对于模糊的影像资料也只能依靠民众来提供更多的线索。
除了真实的体会这场灾难的血腥残忍,电影结束之后,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去思考。911之后,恐怖袭击这个词被越来越广泛的提及,这种无差别,袭击平民的暴力犯罪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多的是笼罩在人心头挥之不去的怀疑与恐惧,对这些极端分子的仇恨很容易转移到普通的穆斯林身上,引发更大的民族,宗教之间的矛盾,就像影片中的FBI探员在没有明确罪犯的时候,坚决反对将疑犯的照片公之于众,就是害怕引发更大的冲突。欧洲的难民危机,二代和三代的穆斯林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峻。恐惧害怕是人的本能,不能苛求大家都能做到若无其事。
能拍出一部如此真实的影片,不再去刻意逃避这个问题,勇敢的直面伤痕,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就算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有多大的震撼和触动,发生恐怖袭击的时候大家是多么愤怒,为受害者祈祷,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天都有新的热搜话题在抢占流量,生活是应该向前看,不管发生什么,都要笑着,活着,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现在和平大环境下涌动着的危险。爱可以抚平伤痛,但是不能消除罪恶。之前总喜欢说时间可以治愈伤痛,但我宁愿时不时的去揭开这个伤疤,让这个伤痕永远痛着,让它时时提醒我,不要忘记这些悲剧,恐怖主义不会灭绝,与他们的战斗也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