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跟我聊聊看,这篇文章你看过了吗?郑振铎先生的这篇《猫》你读了以后,你觉得文章在写什么?谁能把这篇文章内容简单说一下?生:写了养三只猫的过程,从它们来到死亡的过程。师:哦,我三次养猫的过程和结局。谁能把三次养猫的结局给点出来。生:第一次不肯吃东西,最后死掉了。第二次被人抱走了,第三次猫偷吃芙蓉鸟被打伤,后死在房檐上。师:简单来讲,第一只猫那是天灾,第二只猫那就是人祸,第三只猫那是冤枉,过错是谁的过错?是我,是“己过”,自己的过错。师:同学们,为了帮助我们大家读这篇课文,编者给我们画了一幅插图,95页有一只猫的插图,现在老师的问题来了,请你仔细观察插图中的猫是文章当中第几只猫,理由何在?生:老师,我认为是第二次养的白猫。师追问为什么是第二次的猫?生:因为第一次是白色的。师:第一次是白色的,但多了一个字:花白,花白跟白一不一样?生:不一样。师:好,继续说。生:第二只猫是黄色的。图中的并不是全身是白色的所以我觉得是黄色的。师:不是黄色就是白色,这个结论成立吗?师:插图可是黑白图。请继续说第几只猫?生:老师,我觉得是第三只猫,因为颜色深浅不一,像是花白色,其次图片位于描写第三只猫的部分,而且文章重点回忆了第三只猫。师:哦,好像是蛮有道理的。但是拍照时,我也会把c 位让给并不重要的人,也有这种可能吧。师:所以大家看看这是第几只猫?找出根据来,还有谁说,你来?生:我认为是第一只猫,课文中说猫很忧郁,我觉得插画中的猫眼神很忧郁。师:你觉得第一只猫忧郁,请问第三只猫是不是也很忧郁,找找看,大家找一下第三只也是忧郁的,那你为什么判断是第一只而不是第三只猫呢,你来说?生:我觉得是第三只猫,因为第一只猫课文中说是瘦的,而这一只明显是发胖的猫。肯定就不是第一只猫,而是第三只猫。师:好,这就是他的观点,可是这只猫我觉得体型特好,不胖不瘦。还有谁再来说?生:我觉得是第三只猫,我从它的眼神儿盯着鸟儿,看出它是第三只猫。文章有句话这样写的那只猫对着这只鸟儿似乎特别注意,我觉得从这个场景中可以看出来。师:你能确定这只猫是在看一只黄鸟吗,你就不能确定他是在看我吗?继续说你认为是第几只猫?还有没有?好,你来说。生:我认为那只是黑色的猫。师:哦,第四只猫。你这个想法很特殊,你说下为什么是第四只猫呢?生:我认为它的眼在看那只鸟儿。师:那你为什么不说是第三只猫呢?生:我认为他是比较健壮的。师:第三只猫,后来是不是也养的胖胖的呀。师小结:好了,同学们,我跟你们一样,眼睛也很浊。我到现在也判断不出这只猫到底是第几只猫。我就知道我们这样走一走,三只猫都知道了是不是,所以同学们我们这样走一圈之后,就了解了三只猫的特点。师:现在问题又来了,我家养了三次猫,请问三次养猫有什么是共同点?好,哪位同学起来说?生:三只猫都是亡失了。亡失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有一个词语概括的非常好非常准确,哪个词?老师板书:亡失。“亡”说明的是死,失呢,就是丢失。师:好,三次养猫结局或亡或失,这叫做亡失。还有没有第二种共同点?你来说?亡失以后又怎么样呢?生:我发现每次养猫,都是因为三妹非常喜欢猫,每次丢失后都是再去给三妹要一只猫回来,后来是自己的过错亡失了。师:养猫的动机是,家里有个妹妹特别喜欢猫。好,还有没有?大声说。生:每次猫亡失以后我的心情都特别难过。(老师板书:难过)师:“亡失”以后养猫人心情都是非常难过的。好大家看课文,第三段有一个句子把“亡失”跟“难过”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生齐读这一段)。(老师指着板书再来齐读),我对于它的亡失比前两只猫更难过得多。“比”字告诉我们什么?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写法是什么?生:对比。师:拿什么和什么对比?生:前面两只猫的外形、特点、性格和最后一只猫做对比。师:这个“更”字说明了什么?这个“更”“字告诉我们什么?阅读这篇文章重点研究第几只猫?生:“更”说明突出,重点研究第三只猫。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第三次养猫的过程。好,请拿起课本看94页,我们来读第三次养猫的故事。思考一个问题,我判断猫一定是凶手,我的根据是什么?我来读第一段。(师生轮读第15-34自然段)(角色变换接读 纠正读音)师 :最后一句,不小心,后面又是问号又是叹号!是什么语气?生: 是责备。师: 试着把这种责备的语气读出来。师: 好了,同学们,这就是第三次养猫的经历。那么好,我认定一定是它,一定是它!我是根据什么来断案的?我是根据什么来判定的一定是它的。生:我是根据那只花白的猫,经常跳在桌上,常常凝望着对这一对黄鸟特别注意。师:也就是说有作案的嫌疑。哪两个词引起了你的注意?生:凝望。师:什么凝望?前面有个词?生:“常常”。师:好,同学们把它划下来,还有一个词“特别注意”。师:“常常凝望,特别注意”,这就告诉我们,走在大街上,不要随便朝一个陌生人看。接下来再说,谁有作案嫌疑的?生:它躺在露台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我想他一定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儿了。师:那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前面他对这猫有偏见。见它在晒太阳,嘴里动几下就觉得它在吃什么。师:有没有道理,同学们?现场逮个正着,有吃的这种感觉。好继续你来说?生:我匆匆跑下去看时,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现场挣扎了很久。师:现场有痕迹,从痕迹学角度来判定这只猫是凶手,还有没有?前面三位同学都找到了。很多地方都能够证明,你来找一下?生: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想去找这只可厌的猫,找了半天没找到。我觉得它有可能是逃离了现场。师:符合做了坏事就想逃跑的心理。师:哦。你把最后一句话读一下。(生读后,师生齐读。)师:同学们,如果这句话我们正常说,应当怎么说?生:我认为这是畏罪潜逃了。师:现在他倒装了有什么用意?生:更能强调,我对吃鸟儿这种行为这种的不满和愤怒。师:你读一下,读出了什么,你来说读出了什么?老师这样返一返,读出了什么味道?生: 有疑问,有愧疚,自责。师:我“以为”牛啊,谁以为?就是我“以为”的。所以的话觉得自己这样断案非常成功的感觉。这样一倒装,这个句子就有很多感情,慢慢读出来。师:好。继续找证据,谁来说?你来?生:张妈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了一会儿,它又跳上来。凝望着。师:哪个字引起了你的注意?生:凝望。师:还有一个字频率特别高对不对?“又”字频率特别高。所以一个人频率特别高的凝望,是会给人造成误解的。师:还有没有?后面同学要举手,我为什么判定这只猫是凶手?跟什么有关系?你来说?生:我觉得还是跟他对这只猫的印象有关系。师:对。第15节,找找看哪句话很重要?生:大家都不喜欢它,还有觉得它更加难看了。师:所以同学们,人一定要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有空时,一定好好把自己收拾漂亮,变得干净利索阳光一点,不要显得那么忧郁,总让别人误解为坏人哈。师:还有找到了吗?好,你来。生: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师:还强调了什么?生:留心猫,它会吃鸟。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妻子认定什么?妻子认定是猫!所以这个妻子这么一火上浇油,我就更加认定是猫!如果有人为他辩护一下,那也好。可恰巧张妈,怎样?一起读张妈的表现,预备起。学生齐读: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师:所以各种原因,都使猫处在一个不利的环境。那么同学们,这些证据能叫证据吗?你从书上哪个词语看出这些不应该成为证据的?有些词语,它大频率的出现,哪个词语?生:“好像”。师:哪个句子有“好像?”读一下。师:“好像”是什么意思?似有似无,还有哪个词跟“好像”差不多?是什么?同学们。生:“似乎”。师:读出来,在哪个句子?花白的猫“似乎”特别注意说明了什么?所以啊,同学们,“好像”、“我想”、“似乎”、“我以为”这些词语大量出现,告诉我们这些证据都是我“想”出来的,想出来的证据,能不能叫证据啊?不能,所以这只猫是被他妄下断语,因此文章当中一句话读齐读一下、生齐读: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 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的动物。师: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于是”让人想到了什么?复杂的情感在里面,这样第三只猫的故事讲完了,第三只猫就这样死了,委屈的死了,带着一种伤感和不满死去了。师:我们看。第二只猫死去的时候,文章中写了一句表达我内心难过的句子,怎么说的?生: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师:我们想把这句话套在第三只猫身上,第三只猫死了。我们也在诅骂着夺去猫所爱东西。请问你,猫失去的是什么?表面儿看猫所失去的是生命,我们夺取的仅仅是它的生命吗?还有什么?举手。生:对人类的信任,师:我还夺去了一只猫对人的信任,文章中哪句话写出了它对人有信任感?生:第15自然段,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蜷伏在母亲三妹三妹的足下。师:蜷伏人的足下,说明它对人有信任,渴求来自人的温暖。师:还有什么?继续说,你来。生:渴望人们爱他,希望得到爱。师:继续。这个女生,你觉得夺走了猫的什么?生:夺走了清白,它是冤枉而死的。师:对。它连解释自己清白的权利都没有,因此,我们说夺走了一只猫的权利和尊严,还有谁?哪位同学?生:还夺走了猫的自由。师:哦,那只猫的自由平等,信任。(师板书以上词语)师:来同学们,一起来看黑板来读:信任、温暖、清白,权利、尊严、自由、平等......我们一起来看,夺走了什么?师:这就是夺走的是一只猫比生命更可贵的一些东西。那么,被不知名的夺走了,请问这不知名的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夺走它的?生:是我们夺走它的,我们的不信任。师:还有什么?生:我们的怀疑偏见,还有什么?粗暴偏见。师:你觉得表面上是棍子把它赶走,实际是什么?生:个人喜好,等级,观念不平等,偏见,误解,歧视,冷漠,自私等等,。师:这些都是什么?人性的丑还是美?生:这一些指人性的丑陋。师:是丑陋的人性夺走了猫所爱的东西,所以这篇文章。我们一想就知道了,这篇文章哪里是在写猫的故事,其实是在写什么故事啊?生:人性的故事。师:人内心的世界的故事,所以这篇文章的主题很清楚了,他在写人性的丑陋,他希望我们,我们从这些偏见,等级,观念等等换回一颗美好的人心。好了,同学们真聪明,最后一个问题,数学问题,我家一共养了几只猫?数一数课文中出现了几只猫?你来说文中出现了几只猫?生:四只猫。师:对不对?第四只是吃芙蓉鸟的黑猫。那第一只鸟是不是第四只黑猫吃的?为什么?生:因为我从第29段发现,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跑过露台,嘴里还衔着一只黄鸟。师:口中叼着一只鸟儿,以前那只鸟儿。能不能把嘴里有鸟儿证明,前天那只也是它吃的?同学们,这样断案行不行?现在你做了坏事,以前的坏事也是你做的?生:不行。师:对。但是我还是这么认为了,这说明了什么?一个人要剔除人性上的丑陋是多么难呐!很多人却以为这只黑猫可能是凶手,也可能不是凶手,但能不能随意的断案?还有吗?生:李妈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师:是吗,李妈一叫能不能成为证据啊?断案一定要有真实的证据,所以在最后一次认定那只猫的时候,那只猫同样被我的妄下断语给伤害了。这说明改变一个人的人性是多么难!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几只猫?生:7只猫。文中写到舅舅家有三四只小猫。师:舅舅家那三四只猫有没有正面写?没有正面写就不算,还有吗?师:找不到猫时,我教你一个办法,文章中有没有人像猫的?默默无言的、遭人误解的人,觉得文章中哪个人最像这只猫?生:张妈。师:原来张妈也像这只猫,找出这个句子。处在最底层,没有位置,是仆人被主人使唤,不能辩解。所以张妈也是一只被冤枉的猫,第五只猫。有没有第六只猫啊?生: 李妈师:对,李妈也是仆人。找出六只猫了,还有没有啦,再找。还有谁会是猫啊?生:我认为偷猫的陌生人也是猫。师:为什么?因为可能他根本就没有偷猫,只是被误解了。师:请问我和我的妻子又没有可能成为这只可怜的猫?生:有。师:在什么地方?生:当他们面对更强大的组织和人的时候,也会去误解他,因为他的位置也可能是低下的。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得出一个结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只被冤枉的猫,只要人性的丑陋不改。你有没有可能?生:有。师:你就有可能伤害别人,也有可能被别人伤害,所以同学们,我们发现到这里,原来这篇文章中所有人都是猫,今天不是并不意味着明天不是,在家里不是并不意味着在单位里不是,只要人性的丑陋不改,猫的悲剧有可能随时上演。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生命的宣言,一起来读。齐读: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师:作者永不养猫,他是要告诉我们:他对生命的告白,他对自我的解剖,对自己的批评和否定。所以我们在理解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我们明白了,比猫亡失更难过的亡失是什么?看黑板。生:是美好人性的亡失。
陌上杨工作室‖《猫》课堂实录——肖培东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设计者:范蕙茹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外形特征、性格特点、在家中的地位和最后的结局,即以此梳理文章的整体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