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专职心理教师。这个学生叫小文(化名),新生入学时心理普查发现她有预警信号,但那时因为没有适当机缘跟她接触,所以虽然担忧但也帮不上她。初一下学期我组建学生兴趣社团,她竟然参与进来了,于是我有了机会可以暗自关注她。因为兴趣浓厚使然,她参与社团活动很积极,虽然不是最突出的领袖,但成为了社团发展的中坚力量,任务执行力很强,而且和社团成员相处成了很好的朋友,很活跃,大家平时嬉笑怒骂好不开心。就是这样一个姑娘,如果不是因为我是心理老师的话,谁也不会把她跟心理预警联系起来。
初二开始了,在新一年的心理普查中,我看到她的异常得分降低,并解除了预警信号,我稍松了一口气,认为良好的入学适应和社团参与已经能很好地帮助她走出心理困境,于是对她放心起来。可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样乐观,开学三四个月后,突然地有一天她在QQ上找我,问我知不知道有什么控制情绪的办法,她怀疑自己有双相情感障碍。我心中警铃大作,她一个初二学生如何知道双相情感障碍这种专业名词?她又为何认为自己有这种精神障碍?最近她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回复她,控制情绪的方法只有简单的两个字,觉察,你可以先自己试着学习一下如何觉察自己的情绪,具体怎么操作最好我们当面来谈才能说清楚。于是约她到我的心理咨询室。以前虽然我们由于社团活动的关系接触过很多次,但这样面对面敞开心扉相谈还是第一次。我让她描述一下她最近的状态,她说从十一开始,距现在两个月左右,她频繁出现极端消极情绪,白天上学时还好,跟老师同学相处都很融洽开心,但晚上回到家,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就控制不住地有坠入深渊的感觉,像是黑暗会滋生起来,把她吞掉,她会难过、恐惧、自责、孤独、抑郁,想着想着就有想自杀的念头,做作业可以临时摆脱掉这种情绪,但一闲下来这种情绪就会像潮水一样把她吞没,不由自主,不能自控。睡眠也很差,入睡难,睡不安稳,凌晨两三点就醒来了,醒来后会难受得默默流泪,很快就又有想自杀、想死的念头。我连忙确认她是否有过自伤、自残的行为,她说还没有,就是她还能分辨出来那些想死的念头只是念头而已,还并不想真正伤害自己的生命。
我问她两个月前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平时是如何跟父母相处的。她迟疑了一下,告诉我,她小学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之后跟爸爸一起生活,后来爸爸把爷爷奶奶接来同住,她是很亲奶奶的,但是一同生活久了,祖辈和孙辈总会有生活上的矛盾,洗衣做饭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之类,爸爸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偏袒奶奶,甚至认为奶奶生病都是由于照顾她累病的,觉得她是个不知感恩不孝顺的孩子,她一气之下自己洗衣做饭,但奶奶又会觉得她洗得不干净重新洗一遍,也没有让奶奶变轻松。就这样,和爸爸的矛盾纠缠得越来越多,爸爸指责她不懂事、毛病多,她渐渐地情绪恶化,爸爸甚至不相信她的情绪问题,说她就是矫情,既不许她去见妈妈,也不肯带她去医院。现在生活中觉得唯一有点意思的就是跟兴趣社团有关的事情了。
我先给她的行为正名,说她正在成长过程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有这个意识去培养自己的能力已经很好了,但是未成年人由于体力精力缘故,总是会需要大人的照料和监护,这是一种正常需要,解除她的愧疚感自责感,然后教她觉察情绪潮起潮落的过程,最后许诺她会跟她爸爸交流。
初步诊断她已经达到严重心理问题的程度了,时间两个月以上,影响社会功能,出现自杀念头,一定需要专业干预了。
她走后我找到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描述完全看不出来她最近有什么不妥的状态,一直觉得她是一个很好的、很乖巧、又爱学习的好学生,也不觉得她有什么心理问题。昨天就是比较突然请假说不舒服想休息一天。于是将小文的高危状态提示给班主任老师,让她多加留心,多关心关注小文。
随后我准备给她爸爸打电话,还未开始打,班主任就又找到我说她爸爸想找我咨询事情。于是联系上。周六的上午,小文爸爸正在等小文培训班下课,我首先把我观察到的小文情况的严重程度跟他说明了,开解道现在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心理上情绪上的问题,就好比感冒发烧一样,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拖延不治疗,就可能从一般的抑郁情绪发展成抑郁症状,有的人未加重视,最后发展成强烈反复的自杀行为,所以我们不能讳疾忌医,早干预早好转,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发生。小文爸爸问我她是不是压力大导致的,他认为是学习上的事情让她压力太大导致的情绪问题,或是社团竞选失败导致的。我转述了班主任老师的观察,学习上一切如常,我委婉地提示他可能是跟爸爸的相处方式有些问题,小文觉得爸爸偏袒奶奶,不关爱她,而她内心真正渴望的是爸爸的理解支持和爱。于是小文爸爸跟我讲了很多他对孩子的付出,比如非常舍得花钱给小文报她想去的辅导班、特长班,就算是几万块的学费也不心疼,特别痛快,反而是小文报了班之后经常不认真上课。小文竞选社团社长没有成功,回家跟爸爸倾诉,于是他与她交流自己工作中的体会,想鼓励她一切都要自己争取,没有什么是别人会主动给你的。由于离异的缘故,他觉得可能会对小文心理产生影响,所以一直有歉疚之心。但他反思自己确实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就是脾气大、态度不好,在家里跟小文说话时一言不合就骂一顿、踢一脚,也没给她足够的尊重,对于奶奶的问题,他常教育小文没有奶奶就没有他今天的一切,所以一定要孝顺。但小文也倔强,有时吵架会故意激怒爸爸,直接告诉他她就是为了他的钱,爸爸就反击,就你这样,如果你不是我闺女我早把你打死了。两人都不服软,互不相让。但小文爸爸诉苦道,他工作时是几百人的领导,雷厉风行,但唯独对自己闺女,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建议小文爸爸多给予尊重,并且说明研究证明离异并不一定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心理影响,无须心理负担过大。别的也不方便说太多了,家长水平比我们老师高很多,点到为止即可。最后建议了专业的机构,一定要带去专业诊断。
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传达出来孩子目前很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这一点,如果没有的话孩子状态会变得很糟糕很糟糕。相当于两方僵持,我替孩子这一方先示弱、服软,表示我很需要你的爱。父母都是最关心孩子的,他们一旦知道孩子真的需要什么一定会全力满足。孩子方面也应有行为调整,但处于家庭系统中,只要有一方有积极改变,系统循环起来也会促进孩子友善行为,只需时日。
周一回来,我看到小文正常回学校了,她看到我很高兴地跑出来告诉我,她爸爸和妈妈两人一起带她去看精神科了,做了四百道题,出来后爸爸妈妈带她去吃了一顿很好很好的饭,这两天回家爸爸对她可好可好了,她非常开心,幸福得像飘起来了。应该就是医院专业诊断小文不存在生理性抑郁症或她之前自己所说的双相情感障碍。经过一段时间,也未听说小文有情绪上的不适,这次危机就这样化解了。后来小文爸爸也一直很关心小文的方方面面,有一次还主动跟我咨询怎样能让小文的生物学得更好一点,可见亲子关系是得到改善了。小文之后的生活状态很积极,有次主动叫我和她一起去参加展览,中午空闲时我请她吃饭,随口问起家里的状况,她说虽然还有一些烦恼,但感觉比以前好多了。社团竞选失败后她也没有一蹶不振,转而积极筹建自己的新社团,发展壮大力量,很有才能和想法。
一个人的心理症状是单独表现出来的,但成因往往是跟家庭系统息息相关,单独对付他的情绪或矫正他的行为,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会反弹,因为都是治标不治本。如果将人放到家庭中,观察家庭关系对他产生的影响,进行家庭治疗,才是追本溯源。此案例中小文的情绪问题是因为和爸爸关系不融洽导致的,但小文本人和爸爸都是不善于积极沟通,常用消极沟通,因此形成恶性循环,代际关系僵化。帮助其改善的方法是撬动一个点,让爸爸一方先引起重视,尝试将原有的行为模式调整,如表达尊重,收敛肢体冲突,构建新的循环。原来的小文在恶性循环中无法将自己的攻击性(力比多)表达出来,攻击性就向内攻击自己,用情绪生病的方式来告诉爸爸,我不喜欢被攻击,我渴望你的关注、尊重和爱。一旦关注的需求得到满足,心理问题就隐退。当然后续还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调整小文本身的行为,但在学校中接触时间多,有足够的机会对她慢慢进行心理教育和渗透。、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见复杂的家庭关系导致的家族成员层层叠叠的爱恨纠葛是多么沉重,心理学家庭治疗就是尝试将关系一点点剥离开来,用爱把善的行为注入进去,慢慢取代恶的彼此伤害。这不是简单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教化和努力,我们整个民族的家庭关系才会慢慢变好。
(本文为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征集的家庭教育指导优秀案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