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的初心应该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你才能够配得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当你变得更细腻,更丰富,你才能够感知到生活当中的快乐。但是对于读书,很多人都存在一些误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读书的误解,可以列出一个排行榜
第一位——读书无用
“读书无用论”是对读书最大的误解。
读一本书,几个小时的阅读就能掌握一个人摸爬滚打所总结的智慧,怎么会没用?
俞敏洪,一个乡村出来的穷小子,即使考入北大仍发现和同学间有很大的差距,大学四年,读了整整800本书,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拓展了自己的认知,为之后创立新东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比尔盖茨,长期霸占世界首富的创业者,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倡导者,虽然辍学创业,却从未停止过读书学习的脚步,能长期霸占世界首富的地位,长期读书习惯绝对功不可没。
所以你看,老一辈的用他们的成功告诉你,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在这个知识不断的淘汰更新的时代,“keep learning”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跟更多的人对话。这样,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更加开阔,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些人和事中。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是我笃信的事,并为之坚持。
第二位——读书只追求有用
它和第一个误解是对立的,但依然是一个误解。
如果一个人读书是为了读了以后,必须让书来帮自己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就气急败坏,就完全误解的书的作用,书籍只是催化剂,只是助力,最后能不能解决问题是你自己,心态很重要。
英国作家培根曾在《论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不同类型的书会塑造我们不同的思维。
关于这一点,樊登在书中提到了邓宁克鲁格效应。
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核心就是你经常不知道自己该知道些什么,不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有的人只读自己能“够得着”的书,这样容易只停留在自己认同的那个层面。
如果你读到一本书的时候,突然有点吃惊,觉得书里面讲的东西从来没听过,不明白为什么它这么奇怪……这时候你反倒应该认真去对待。
第三位——有的书我读不懂
“读不懂”绝对不该是一个停止的状态,这只是某一刻的情况,要相信,慢慢的,自己能读得懂。
如果一本书中所说的东西都是迎合你的需求、增加你的自我崇拜、放大你的欲望、跪求你的认同的,你一定要小心,它不只是想赚你的钱,还想让你变得更傻。
有的人只读自己认同的东西,评价一本书写的好不好的时候,只要作者想的和自己一样,就特别认同。这样,一个人就容易永远停留在自己的那个认同的层面。
我们读书就应该选择那些让你读完之后,不禁大呼“长见识了,竟然还可以这样”的书。
而且,同一本书,常读常新,不同的时期读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
像小时候看《西游记》,我们看的更多是一种热闹,唐僧他们又遇上了什么妖怪,孙悟空又是怎样使绝招打败妖怪,我们都是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长大后再看《西游记》,跳出故事本身,开始思考它背后要表达的含义。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处于怎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他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哪类人物?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它在描写精彩绝伦的故事之际还在传达着更值得思考的人生话题。
所以,很多书我们第一次是很难读懂的,但是如果实在读不懂,可以找一本更相近的书来读。
第四位——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把读书当做留给自己的领地,这个行为太过封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如果一个人只是独自学习,不与别人交流探讨,很容易导致自己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读书当作一个很愉快地与人交流的方式。和更多的人一起交流,大家共同进步,也有助于打破阅读的舒适圈。
第五位——自己读的效果最好。
都说“文人相轻”,很多人不愿听别人读书,觉得自己读的效果更好,这也是对读书的一种误解。
很多人抱怨看名著丝毫没有作用,是因为暂时读不懂。千万不要觉得一定是自己看的,就比别人讲的要好。
如果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他人更多的指点和认知,获得别人给自己更好的这个提炼,或者有比你水平更高的人,帮助你去解读一本书,我觉得这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既然能够在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课,为什么不能够听别人介绍一下一本书,所以不必存有这种精神洁癖。
很多讲书人是高手,当你听一些高人讲一讲他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你会觉得豁然开朗,就是因为对方把内涵吃透了。
在读书这件事情,我们不需要执着,不需要痛苦,自己能读就读下去,自己能吸收就吸收,自己暂时读不了,可以听听别人讲,再接着读都下去都可以。
余秋雨说:“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我们不要被读书的误解,阻碍了我们读书的脚步,读书是一辈子的事,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坚持。
【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