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老板向来对三类人持不信任态度,懂技术的人、能力强的人、年纪小的人。
考虑到老板本身是个不懂技术、高中毕业就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企业老总的能人,不信任懂技术的人、能力强的人着实是可以理解的。而不信任年纪小的人,尤其是不信任整个90后群体,却是由于三年前的一个90年的女生。
三年前,老板不知道从哪里认识了一个在香港读书刚回来的女生,90年出生。我们叫她小檬吧。据说她还未毕业就已经进入投行,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白骨精。但一段时间后她觉得这样的工作太枯燥,无法“寻找更多生活的美好,让美的事物传播出去”,所以想做一些“传递美好”的工作。
不得不说小檬的确是个美好的姑娘,有机灵的头脑、姣好的面容,在人情世故上也面面俱到。我们老板十分欣赏,开出高薪让她空降我们公司,成为了营销总监。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小檬的确工作热情高涨,刚上班第一天就针对公司一个处于困境的网站提出了十多条盈利模式的建议。在经过跟老板的讨论之后,她选定一个方向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想做事自然要有人、要有钱,她还申请到了5个出国考察名额,带团队的人出国嗨了一把。不过考察的结果怎么样却从来没听她详细说起过。接下来的工作里,线上活动宣传、线下聚会沙龙、客户对接,所有工作她都不用自己动手,从来都不自己写策划书、做准备工作,只肖一句话,就让别人忙去。方案出来她也一直觉得这也蛮好,那也蛮好,最终的效果可想而知。
这么过了半年,老板的钱着实被烧了不少,这才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年轻人靠不住!90后太嫩了!
这样的刻板印象一直保留了下来,一直到今年,又有一个90年出生的女生应聘到了我们公司。当时公司面临困境,人事的岗位一直没有人愿意接手,而这个女生却有勇气独挑大梁,硬生生一个人解决了好几个老大难问题。可惜的是,这时老板已经有了认为90后都不靠谱的刻板印象,并没有看到她做出的成绩,反而话里话外都是“你还太年轻,你应该这样这样处理事情,而不该那样那样……”没半年,这个能干的女孩子受不了老板的吹毛求疵,离职了。
我们往往会对一些吃过的亏保持“吃一堑长一智”的理性,却很少去思考那些吃过的亏换个情境是不是会有不同的结果。人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认识,有时候却是害人的刻板印象。
2
一直自以为自己头脑还保持着最佳的活力,绝不会有什么刻板印象来束缚我自由飞翔的思维。然而上个月一个惨痛的事件让我发现,我也没能从被刻板印象这一慢性毒药的腐蚀中幸免。
部门想新设一个媒介岗位,由于之前从未设置过这一岗位,所以我们都没有面试这个岗位的经验,也理所当然想找个有经验、能开创局面的老手来主持工作。
很幸运地,上个月我们约到了一个82年出生、在上海有10年同岗位工作经验的男生来面试。单从简历上看,我激动于他十年的工作经验和与公司业务十分贴近的工作经历。从其西装革履的外表和侃侃而谈的风度上,我更确信了自己对他的判断,在面试中一度称呼对方为“您”,甚至以请教的态度向其发问。面试后想也没想,就对他加以肯定,迅速邀请他来上班。
然而,世界上总有那么多的转折是始料不及的。在他入职三天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个有10年工作经验的前辈,竟然是个连工作计划都写不清楚的老油子。老油子本身就没多少热情在工作上,成天就是混日子,更糟糕的是,由于大龄未婚,他更感兴趣的是找女朋友,才刚进公司没几天就或明或暗地在物色未婚女同事。
我的人生经验里,一个35岁左右、在上海历练了十年的职场老兵,理所当然是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能独当一面的能力的人,正是这样的经验带我进入了认识的误区,酿成错误。但对于没有这种经验的人来说,判断出这是个精英还是个油子,也许根本是易如反掌的一件事。这样的经验,究竟是宝贵的财富,还是拖累我们的刻板印象?
3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五十多岁的大妈的日常生活要么是没完没了的肥皂剧,要么是组团的广场舞。前阵子我妈提出说要去学车的时候,她单位的一个小姑娘表示十分惊讶:“阿姨您要学开车啊?这么潮?!”我妈对这种惊讶的反应倒觉得更惊讶:“我学车很奇怪吗?女儿没空陪我们玩,我们打算自己开车出去自驾游!当然得自己会开车才行咯。”
那个姑娘肯定想不到,我妈还是个网虫,喜欢追剧、刷知乎,有段时间还喜欢打游戏。最近还迷上了视频剪辑,折腾出了很多精彩的生活片段集锦。
生活中,除了对他人没有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消除对自身的刻板印象。不要觉得自己是“孩子都XX岁的女人”了,而不愿意打扮;更不要觉得“我都XX岁了”,而不愿意读书学习,消除对自身的刻板印象,生命才能有更多的可能。
4
人们总是受制于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中,以为大妈就只能买菜、跳舞,大爷就是下棋、遛鸟,小伙子就是泡吧、玩游戏……在这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中,人们渐渐接受了事物的某种可能,而且只接受了这唯一一种可能,思维被定势、印象被固化,所有的想象和创造都在这唯一一种可能里被渐渐消磨掉。精彩而有活力的生命,也在刻板印象里渐渐湮没。
对世界的刻板印象就是生命的慢性毒药。这剂毒药,希望你我都能早日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