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确实这几天给我带来了困惑。
侄儿在老家建了新房,已经完工了两层,还有一层和装修急需资金支持。
我有点拿不定主意帮不帮他。
如果决定回去养老,后面的钱自然该我来出。我们名正言顺要一个房间,住得也心安理得。
如果不回去养老,侄儿不会接受我们这笔资金。他会跟他的姐妹借。
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
就自然环境和吃住来考虑,老家确实很理想。
山清水秀,站在屋顶眺望,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植物。家的后面是一大片树林,空气水源没的说。屋后还有一大块空地,种花种菜都可以。离家200米,是自家一块七分田,可以种水稻。
也就是说,回家养老,我完全可以粮食蔬菜自给自足,而且保证安全新鲜可口。这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诱惑。
然而,最大的担心就是人际交往,人情往来方面,我们已经不习惯。
我们到城市生活多年,已经习惯了城市的人情世故。再回到农村,几乎成了社恐人。
前几天回家割稻子,刚开始过得非常开心。邻居和亲友非常热情,宰鸡杀鸭好吃好喝招待我,大家一边劳动一边开玩笑,我很受用这种久违的热度和单纯的喜乐了。
心想:多么美好快乐的生活,多么诗意的田园。我多希望回到这过这种简单劳动简单交往的桃源生活。
吃完晚饭,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自然我成了焦点。“你每个月能拿多少钱?”“女儿结婚了没有?”“女婿做什么工作?”“亲家是干什么的?”好不容易把审查的话题叉开,聊到村民李身上。同样是这些话题:“做了什么”“赚了多少钱?”“跟老婆闹离婚”……
家常里短,婆婆妈妈,是是非非,本是我最不爱聊的话题。但我发现,只要坐下来跟她们聊天,一定离不开这些话题。
不能怪她们,也不能说我清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域,不能重叠的时候是不会有太多共同话题的。
回农村养老,不能光看到物质丰盛宜人的一面,也要考虑精神的承受。家对家,户对户,居住在那,我不可能天天闭门不出。
折中的方案是:每隔一段时间回去小住几天,大部分时间还是安心过我的城市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