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经历在表格内画一画、填一填算式,观察对比等活动,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搭一搭,说一说——初步体会余数,理解横式的意义
1.搭一搭(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独立或两人一组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边搭边思考:可以搭几个还剩几根?
2.交流操作中的想法(余数“1”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想法。
特别就“余数1”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结合操作进行讨论。
3.结合操作认识横式(余数“1”如何在算式中表示出来 )
(1)引出有余数除法的横式
引导学生思考:以上的操作如何用算式记录?余数“1”如何在横式中表示出来?
(2)回到情境寻找横式意义
结合每一步的操作,说说横式中每个数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特别是余数“1”是哪根小棒,为什么会剩下。
(3)在理解的基础上填写单位。
二、搭一搭,填一填——发现、感受余数比除数小
1.探索用不同根数小棒摆正方形的余数变化
(1)搭一搭:用14,15,16根小棒搭正方形
(2)画一画:用17,18,19,20根小棒搭的正方形和剩下的小棒,逐次将表格中的横式填写完整。
(3)说一说:汇报交流。
生1:14根小棒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2根;
生2:16根小棒可以搭4个正方形;
生3:19根小棒可以搭4个正方形,还剩3根;如果再添1根,就正好可以再搭一个正方形;
生4:每次余下的根数都比4根少......
2.观察操作图,交流发现
(1)观察表中的操作图,有何发现(每次余下的根数有什么特点)?
生5:都少于4根;
生6:随着总根数的增加在变化,余数循环出现:1,2,3,0,1,2,3,0……
(2)为什么余下的根数都比4根少呢?
生7:如果正好有4根就可以再搭一个正方形;
生8:如果大于4,还可以接着搭;
生9:每次都是搭到最后不够再搭一个正方形了,所以少于4根;
3.观察横式,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比较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0: 余数比除数小
生11:除数比余数大;
(2)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生12:如果剩下的比除数大,就可以继续分。
三、搭一搭,想一想——进一步验证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用25根、31根小棒搭(或画)正方形,并写出横式
(2)引导学生尝试自己确定一个数,搭(或画)五边形(或六边形),说明搭的过程,并写出算式
生13:如果搭四边形,余数比要小;
生14:如果搭五边形,余数比5要小;
生15:如果搭六边形,余数比6要小;
…….
生16: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交流感受,总结质疑——强化余数要比除数小
通过今天的数学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