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总会来。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可能这次又要跟豆瓣唱反调。
虽然《北西》整体评价高于《北西2》。
但就个人情感,Sir偏爱后者。
为什么?
肯定之前,Sir有两点必须说——
这是一部欺骗性的续集。
出于商业利益,在一个故事(《北西》)已完整落幕的情况下,强行让汤唯和吴秀波这对畅销CP“再谈一次恋爱”。
为了不狗尾续貂,跳进另一个陷阱,最终拼贴出一部牛头不对马嘴的杂牌军。
那些抱着想知道文佳佳与Frank后续的观众可以留步。
因为你将看到的是一部人物,故事,甚至发生地都跟《北西 》没任何关系的新电影。
第二,这是一部失败的爱情片。
比起绝大多数对剧情设计的吐槽——
在爱疯六(片中汤唯角色所用手机)普及的年代,有多少人还能坚持以书信这样“缓慢”的方式交流。
Sir更难接受的是——
两个都有着不幸童年,显然比同龄人更世故的“滑头”,居然会因为简单的“文字交流”,就爱得死去活来。
这不更像一个连毛都没长齐的初中生会干的事?
在爱情的进阶上,它没有给出像《北西》那样水滴石穿的说服力。
薛晓路从来不是一个善于制造浪漫的导演。
她的电影,绝不会有如此让人心微微一颤的瞬间。
《恋空》——这是送你的生日礼物。
相反,连表白都这么现实。
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
比起那些双脚离地的浪漫,她更关注的,始终是那些尖锐的时代症结。
《海洋天堂》自闭症儿子牵引出的体制漏洞。
《北西》贪污贿赂,当小三折射的社会问题。
这些凌驾于情怀,情义,甚至道德的斑点,构成了薛晓路作品的底色。
所以,在薛晓路的爱情世界,爱不是发生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低概率的奇迹。
是阅尽千帆后,你所能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不是爱情让你强大。
是你强大了,才配拥有爱情。
我在努力让自己的肩膀强壮起来
我觉得只有到了那一天,才有资格对我爱的人说
我准备好爱情从天而降了
薛晓路理解世界的方式,清醒多于温柔。
而当《北西2》,素未谋面的汤唯和吴秀波,之间的感情,仅仅通过书信这种文青式浪漫升温加热。
完全脱离人物场景。
把日常对话,发展成诗词歌赋——
有人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有人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我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我们能感受到的,除了虚假,就是尴尬。
有必要说,《北西2》的精彩,在于爱情之外。
本质上,这是一部讲述孤独的电影。
汤唯的孤独来自对金钱的执念。
因为小时候烂赌的父亲欠下一屁股债,她对金钱产生一种既抗拒又依赖的复杂情感。
她在片中经历的三个男人,都输给了钱。
陆毅以为知识等于钱。
王志文以为用钱可以买卖一切。
祖峰把梦想抵押给钱。
在他们身上,汤唯看到钱的虚妄与冷血。
大牛的孤独,来自他家庭对他的抛弃。
当他十四岁来到美国,举目无亲。
除了靠自己,没别的生路。
这种对人的不安全感,让他之后一生难以跟人亲近。
爱既然可以做了,那谁去谈啊。
而秦沛饰演的老先生的孤独,则来自对传统的迷恋与依赖。
面对新世界,找不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的孤独中,我们看到了拜金,成功学,乡愁,甚至政治风波对一个人长久的侵蚀和不可逆转的伤害。
作为一部“爱情片”,《北西2》拍出比爱情更多的况味。
只谈爱情,秦沛,吴彦姝饰演的那对老夫妇,也才是电影真正的戏眼。
看似胆小,无能的老奶奶,是活得最明白的一个。
当老伴还对过去念念不忘,满怀感慨“去国怀乡”时。
她早已笃定地相信——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种褪去荷尔蒙后沉默的坚守,无疑比卖弄形式的书信,更精准命中古典爱情的核心。
这也是大多数观众被感动的原因。
可惜,出于商业考虑,电影不可能放弃吴汤CP。
尤其在如今年轻人主导的市场,拍一个以老年人为主角的爱情片。
无异自杀。
最终,只能为了命题作文,主打一段连初中生都唬不了文艺情缘。
能看出薛晓路一窝端的无奈。
但,某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为薛晓路的“选择”鼓掌。
当初《北西》畅销,就在于它跳出卖乖耍贱的爱情片框架,以好莱坞类型片为模板,老老实实搭桥段,做结构。
继续卖座,再高仿一个无疑是最稳妥的办法。
薛晓路显然不想走旧路。
虽然再写一个同样类型在技法上更加驾轻就熟,但对我来说没有满足感。
在今天被资本裹挟的中国电影市场中。
我们看到太多复制黏贴的成功。
太少见对潮流的逆反。
尽管这种挑衅多少出于创作者的持才自傲。
但比起那些完全放弃自我——
“只要有人埋单,我就拍到你吐”的恶俗商品。
Sir更愿意看到更多这样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