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阅读,有些家长说,我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孩子每天的时间有限,真的不敢让孩子把大把的时间花在课外阅读上,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还有的家长总是期望阅读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坚持一段时间觉得语文成绩没有大的起色,就放弃了。这样的阅读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要知道,课外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日积月累的过程。不阅读,孩子的学习最终会陷入种种困境。
进入五年级,阅读理解难度加大,语文想考高分,越来越难。上个星期,进行了一次单元测验。其中一个在我看来一直很优秀的孩子,这次语文又是惨不忍睹。这孩子,在学习上特别勤奋,上课的时候听讲也很认真,课下还额外做大量练习题。只是我发现他上课回答问题总是切不中要点,一句很简单的话,总要绕半天。语文考试总会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尤其是阅读理解题,总是扣分惨重。每次考完我都替他觉得遗憾,付出了那么多,成绩却没有太大的起色。我隐隐觉得一定是哪儿有问题,但是一时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
发卷子那天,我在班上做了一个调查。我问班上的学生,每天坚持看课外书的人起立。结果全班站起来的孩子不足三分之一。而那个在我眼里一直很优秀的孩子竟然稳稳地坐在位子上。我瞅着他,四目相对的那一刻,他有些不知所措。我问他,你平时看书吗?他轻轻地摇头。我说周末看吗?他没有动,我说假期看书吗?他还是没有丝毫反应。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每天忙忙碌碌,奔波于各种辅导班之间,成绩却没有太大起色。
后来跟他聊天的过程中,他告诉我,每天晚上都有兴趣班,回到家除了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完成辅导班的作业。从小,周末,暑假兴趣班也都是满的,很少有时间去阅读。听完我很震惊,也很遗憾。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来说,现在还没有培养起来阅读习惯,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我不知道这样的孩子,能在学习这条路上能走多远。但我知道,不爱看书的孩子,后面学习的路一定会很艰辛。
我相信这样的孩子不是个例。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报各辅导班,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报班,那就落后了。于是,当孩子的生活被各种辅导班占据后,自然没有了阅读的时间。殊不知,这样做完全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就像那个孩子,因为他的作文不好,家长还给他报了作文班,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家长没有想过,作文不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果家长能够重视阅读,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想这个孩子现在在学习上一定会很轻松。
我以前带了六年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初二了。当时那个班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一直在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六年里,很多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越学越轻松。现在上初中了,他们经常会在群里跟我聊天。那些爱看书的孩子语文依然很好,对他们来说,语文是所有科目里花时间最少的。但是那些小学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看书少的孩子,一直在感慨,语文太难了,120分的题,经常只能考80多,语文成了拖后腿的科目。
我想,听完这两个例子,大家心里都会有很多感慨,一定没有想到阅读竟然对语文的学习有着这么大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提到语文,很多家长就会愁孩子的阅读理解题,一到考试总是丢分惨重。不得已给孩子报班,觉得多练习,总会有进步。但是家长忽略了一个问题,阅读理解题考察的就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我们理解能力的培养,仅靠语文课是不够的,需要课外大量的阅读做支撑。
爱看书的孩子,理解能力都不差。拿到一篇阅读理解短文,读两三遍,马上就对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能够很轻松地应对短文后的题目。但是对于那些不爱看书的孩子,理解能力达不到,让他们去读短短一篇阅读理解的短文很困难。他们往往在读的过程中要么是一目十行地读,读完了还是一知半解,不了解短文表达的意思。要么,即使是很努力地去读,但是读完依然不知所云。索性抛开短文直接去做后面的题,那丢分也是必然了。
家长以为是孩子没有掌握做题方法,给孩子报班。辅导班虽然能够在方法上进行详尽的指导,但是很多题是需要孩子跳出文本来理解的,甚至很多题从文中找不到答案,就是需要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总结、提炼的。而这些是辅导班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提高理解能力。大量的课外阅读在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上不会很快显现出效果,但却是提升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到语文,另一个让家长为难,让家长崩溃的点就是作文。很多家长都跟我说,最怕老师布置作文。一篇作文,孩子坐那抓耳挠腮三四个小时都写不出几个字,气得家长想揍人。有些家长说我们自己都不会写,更别说知道孩子了;还有些家长说,虽然我使出浑身解数来引导孩子写,可是感觉我讲完他还是无从下笔,最后只能是家长念一句,孩子写一句,一篇作文写完,家里早已是鸡飞狗跳了。
家长反映的这种情况普遍存在。那作文的问题怎么破解呢?我经常跟身边的朋友说,如果想孩子上学后作文省心的话,那在学前就多花时间陪孩子亲子阅读,早点帮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因为爱看书的孩子作文都不差。很多孩子在平时阅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好词好句,甚至在阅读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经意间就学会了某种写作技巧和方法。到了写作文的时候,老师稍微一引导,马上就能够上手,就知道该怎样去布局谋篇,遣词造句。
我记得韦宝四岁的时候,开始让他尝试口述日记。他用的很多词都是以前读的绘本里的,用在日记里恰到好处。正式开始写作文的时候,他的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抓住细节描写,读起来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有很强的画面感。我曾经问他,你怎么知道要这么写呢?他说,很多书里不都是这样写的吗?让人读了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经常把写作文比作盖楼房,老师就像是设计师。我们只能教学生怎样去把框架搭起来,但是最后具体的添砖加瓦,后期的装饰还是要靠学生用自己去完成。再优秀的设计师,再好的图纸,没有砖瓦去搭建,也只是空中楼阁。而这个砖瓦就是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的积累。
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平时不看书,不积累,指望老师或者辅导班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写作的问题,这是不现实的。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平时在生活中跟一些孩子聊天会发现,有些孩子思路很清晰,说话很有逻辑,简单的说就是说的一套一套的,像个小大人。但是有些孩子,虽然有很强的表达欲望,说了半天,颠三倒四,不知所云。这一点我从语文课堂上深有体会。经常一个问题下去,有些孩子马上能够清楚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甚至用一个词,就能准确地概括出来。但是有些孩子起来说了半天,就是不能很直接地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听着干着急。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也是,一个词,一句话就能直接表达清楚,但有人就要绕一大圈,写一堆话,没有抓住要点。
很多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来自于平时跟父母、跟身边的人交流,而这个过程,孩子的语言表达更多的是停留在最低的口语化、日常化的层次。如果想让孩子能够出口成章,能够准确、精炼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就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
四、通过阅读培养语感,轻松应对多种复杂题型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题型多样。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像数学,方法懂了,这一类的题都会。但是语文就不一定。举个例子,语文考试中常见的句型转换题,比如把字句变被字句,反问句变陈述句,缩句,肯定句变双重否定句,修改病句、转述句等。这些题都是考察能力的题,看似简单,但是很多孩子就是绕不过来。哪怕你总结了方法,换一个句子,照样不会了。
以反问句变陈述句为例,那些有阅读基础的孩子,一读句子,马上就明白句子的意思,很快就转换过来了。但是对于那些没有阅读基础的孩子,读完了句子,还是没有感觉,即使是你给他们总结了方法,教他们用最机械的办法来做,他们还是不会。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语感的问题。再比如修改病句,有些孩子一读就知道问题在哪,但有些孩子再读也发现不了问题。我觉得大量的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在应对这些复杂题型的时候,不用去套一些机械的方法,他们也能够从容应对。
五、大量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是一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运用学生的多种能力。比如简单的字词,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的话,效率很低,并且很容易就忘了。但是如果能够结合字形,结合偏旁,来理解记忆就容易的多。还可以结合熟悉的字,形近字来比较记忆。有些孩会尝试着根据这个字的部件来编儿歌,这样的方法都可以又快又牢地记住。这就是一种语文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来自平时的课外阅读。
再比如说,在学习课文或者是阅读短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有些孩子遇到生词,不理解词语意思,就会影响下面的阅读,甚至是影响整篇文章的理解。有阅读基础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很快就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轻松跨越障碍。刚才说的都是语文学习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靠平时大量的阅读来培养的。
六、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说到想象力,很多家长应该也是一脸的无奈,为什么越大,想象力越差呢?我曾经在班上做过专门的训练,随机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形,让学生展开想象,结果就发现有些孩子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真可谓是天马行空。但是,对于一些阅读匮乏的孩子来说,他们只能想象这个图形像什么物品,至于其他的,真的是想不出来。我一直觉得阅读就像一对翅膀,可以让孩子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他们的思维也可以不受局限。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的人,一开口就能听出来,不是他嘴里词儿多,而是心态不一样,见识不一样,眼界不一样。所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读有品位的书,这是人生之根本。课外阅读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学习上。其实,阅读对孩子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都有影响。爱孩子,就陪TA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