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王祥的“卧冰求鲤”谈起
“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故事中一个,从前只是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疑惑,现在可以肯定是真的,但是主人公的目的存疑。王祥生母早逝,在继母前求生,而且是一个狠毒厉害的继母,小时候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可怜又孝顺的人设。《世说新语》中讲了两件事。一件就是大家熟知的:继母在寒冬腊月要吃鲤鱼,于是王祥躺在寒冷的冰面,让冰雪融化,然后抓鱼给继母吃。至于是否抓到鱼不知,但是大家都知道了王祥的孝心。另一个故事讲有一天晚上,继母想砍死王祥,王祥恰好上厕所了,继母错把被子砍杀。上完厕所的王祥回来后,认为自己罪该万死,没有让继母如意,于是跪求继母杀了自己,因为没有让继母杀死自己也是自己的不孝。而《孝子传》还补充了另一个故事。继母想吃烤麻雀,王祥正束手无策之时,几十只麻雀自投罗网扑入王祥床前,帮助了王祥尽孝。刘震云讲,千年之前的人性和现在的人性根本上的变化差别不大,连0.1毫米的距离都难有。那么这几个故事就都是反人性的,它的真实性,或者说王祥的孝子形象,王祥的孝心就很让人不解。后人说他是一个政治滑头,也就是说一个政治投机者。因为当时司马氏政府讲究“忠孝”治国,而“忠”就是一个笑话,因为自己就是篡位建国,所以只剩下“孝”这个筹码。作为机遇,王祥就是天选之子,或者他自己抓住机遇让自己成为天选之子,成了当时树立的一个标杆和楷模。所以,他凭借“孝”出仕,历尽三世安然无恙,而后在政治上籍籍无名,只是光大了琅琊王氏家族而已。开启了几百年王氏家族的兴旺,也不愧王祥的遗嘱中有“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其实也是西晋虚伪至极的礼教的一个反应。
到了我们现在,我们的“孝”文化多多少少也有千年前的阴影。比如有父母宁愿儿女远走他乡,然后展翅高飞。从长远看是一种大义,而骨子里也有“扬名显亲”的炫耀与骄傲。作为被“显”的亲,宁肯忍受孤独与骨肉分离,也要让自己因“显”而得到的“孝”。
说到自己,就经常自责。受这种“孝”思想影响,认为自己既没有太多改变父母的物质条件,也没有让他们骄傲,在人前显贵,很是不孝,常常愧疚,觉得父母辛苦的养育没有多少回报。后来自己孩子长大成人,才知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健康、快乐、平安!其他的都无所谓。可能因为人之常情,偶尔虚荣一下,但是冷静之后,要求无非就是那三条。父母只要孩子幸福,其他都是美颜。
二、高级的马屁需要文化
书中“言语”部分一节有这样一个故事。
晋武帝始登祚,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群臣叹服。
司马炎初登基,卜卦就是一个大大的凶卦。于是皇帝不高兴,臣子战战兢兢。而裴楷引用《老子》第三十九章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正)”语句,让皇帝转怒为喜。王世贞也说,虽“供奉语”亦“不妨雅致”。因为裴楷的博闻多识,既化解了大家的尴尬,也拍了皇帝的马屁。
想到另一个朱元璋的例子。这个就和投机有关。朱元璋出身贫寒,少年时替地主放牛,后来为了活命而出家为僧。不过,朱元璋胸有大志,风云际会,终于成就一代帝业。
两个和朱元璋曾一起放牛的儿时伙伴听说他当了皇帝,便相约到南京找他,以讨一官半职。
第一个上殿后,生怕朱元璋忘了自己,指手画脚地说:“大哥,你还记得我吗?那时候咱们一起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教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的哩。”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朱元璋的脸青一阵,红一阵,又气又恼,喝令武士:“来人哪,快把这不知哪儿冒出的疯子拖出去砍了!”
同来求富贵的伙伴在殿外候着,看武士拖着先入殿的这位出来斩首,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不过,他还算机灵,随后进了大殿,定了定神,行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挡兵,多亏了菜将军。”
这位说的还是刚才那位说的同一件事,但说得动听含蓄而尤有气势,把朱元璋的英雄气概表现的淋漓尽致。
朱元璋龙颜大悦,哈哈大笑,立即重重封赏了这位儿时伙伴。
后者虽然是民间故事,但是和前者的道理是一样的。前者是书本读后的知识文化利息,后者是社会毒打后的人情文化解药。对每一个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