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 2019年1月4日-2019年1月20日,约4小时;
阅读书本:《通往奴役之路》;作者:【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译:王明毅、冯兴元等);1997年8月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1-P67页;
阅读目标:了解哈耶克其人及世界性声誉的由来,批判性阅读哈耶克思想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慢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2小时,笔记2小时。
第二章,伟大的乌托邦
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在英国,社会主义已经取代自由主义,成为绝大多数进步人士所坚持的信条。
开始:法国的社会主义先驱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改革社会,并终结革命的尝试。这个尝试是通过等级制度的路线审慎进行的,在这个路线中,它强加了一种强制性的“精神力量”,故而,“社会主义”从一开始便具有独裁主义性质。对于社会主义先驱来说,自由思想是19世纪社会的罪恶之源。
转变:在1848年革命前,强大的民主潮流的影响下,社会主义开始与自由力量联系起来,称为“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所允诺的新自由与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自由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真正的自由主义:是在安排公民事务时,尽可能多地运用自发的社会力量,尽可能少的借助于强制。
社会主义所允诺的新自由:
(1)是摆脱了必然性的自由(自由前面是有定义的),是从环境的强制中解放;
(2)允诺在获得真正自由之前,必须打破“物质匮乏的专制”,解除“经济制度的束缚”;
(3) 在前两点的意义上来说,自由是权力或财富的代名词;
(4)不同的人在选择余地上现存在的巨大悬殊将被消除;
(5)新自由的要求,其实就是平均分配财富的要求。
受更大自由的允诺的诱惑,越来越多的自由主义者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他们看不到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着冲突。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将社会主义奉为自由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他们相信社会主义和自由可以结合。
共产主义与纳粹分子、法西斯主义者,这两类人,他们的关联非常密切!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一样的。这两类人与旧式自由主义者,它们之间,毫无妥协可言!
作者通过观察发现:法西斯主义就是由社会主义转变过来的。
德·托克维尔认为(1)民主: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制度(2)民主与社会主义,两者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3)民主与社会主义虽然包含共同的词:平等,但是它们实现的手段完全不同。民主,是在自由中寻求平等;社会主义是在约束和奴役之中寻求平等。
因此,作者认为:以民主手段实现并维持的社会主义,属于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世界!民主社会主义,不仅不能实现,而且,为之奋斗的话,还会走向法西斯主义。(作者最担忧的)
第三章,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概念:
(1)【明】经常用来被说明的—社会主义、更大程度上的平等和保障等理想,但这些理想其实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
(2)【隐】但作者认为,了解社会主义的定义,应关注实现目标的方法—充分而迅速实现那些目标的唯一方法—废除私有企业,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创造“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中,中央的计划机构取代了为利润而工作的企业家)
因为有这两种明与隐的定义,对社会主义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上,而不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上。
必须关注实现社会主义手段的原因是:(1)要求以“为使用而生产”(而不是“为利润而生产”),就需要“计划”;(2)想要使收入的分配符合“流行的社会正义观念”就必须对经济活动进行集中管理;(3)对于收入想分配给“优者”优先,还是进行平均分配,其方法都是一样的,都要进行“集中管理”以及进行“经济计划”,而问题在于,这样的实现手段可以用来实现平等和保障的社会主义目标,也可以用来实现如特权优先等不公平目的。(我的理解,同样的手段,可以用来实现好的目标,也可以实现不好的目标,端看用手段的主体是谁?他为谁服务?如果能够加上监督的力量,是否就能让手段用于好的目标呢?)
当然,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来涵盖社会主义的终极理想存在偏颇之处。因此,作者换一种角度来看,把那些能应用于多种多样的目标的方法称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集体主义的一个种类。
因而,符合集体主义本身的一切东西也就必定适用于社会主义。(理解:因为A属于B,所以适合B的一切东西,就必定适用于A。这个逻辑没错,但是,A真的是B的一个种类吗?还是实现A,会用到一部分方法是B?)
社会主义者和自由主义之间的一切争论,围绕着一切形式的集体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所采用的方法,而不涉及社会主义平等与保障的终极理想(目标)。作者所反对的一切恶果,都源自于方法,而这些恶果与社会主义终极理想(目标)没有关系。所以,本书聚焦讨论的是源自集体主义的方法。
在1940年代的时个,计划者要求根据一个单一的计划对一切经济活动加以集中管理,规定社会主义资源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管理”,以便按照一种明确的方式为个别的目标服务。在那时候的计划者看来,仅设计一个永久的合理框架,而其中个人根据他们各自己的个人计划指导他们的各种活动,是不够的。(中国40年改革开放所运用的,正偏向于该种计划吧?实践证明有计划、有自由,互相配合是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在1940年代,计划者与自由主义者的分歧:(1)当权者将自己限制于笼统地创造条件,以便最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知识和创造力(2)根据某些意识构造的“蓝图”,对我们的一切活动加以集中的管理和组织。
那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各派社会主义者(计划者):倾向于后一种,即对一切活动加以集中的管理和组织。自由主义的论点:反对后一种计划,并不代表让事态放任自流!而是尽可能地运用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各种努力的工具。反对以协调个人努力的低级方法去代替竞争,同时认为,在不可能创造出使竞争有效的必要条件的地方,必须采用指导经济的方法。
任何控制某些商品的价格或数量的企图,都会使竞争失去它有效协调个人努力的力量。(当然,这里的“任何”不包括一些特殊的“生产许可”,因为这些“生产许可”对所有生产者有同样的普适性,如“限制工作时间”,如“规定某种卫生设施”等)
要使竞争发挥作用:(1)需要适当地组织某些编制,如货币、市场和信息渠道(2)还需适当的法律制度,这种法律制度的目标是既维护竞争,又使竞争尽可能有利地发挥作用。
作者认为,国家应该:创造条件使竞争尽可能有效,在竞争不能行之有效的地方为其提供补充,比如提供有利于社会的耗资巨大的公共服务,比如为确保竞争有效而进行明智的规划与订定不断适应的法律框架。
现代的计划运动是一种反对竞争本身的运动,这是一面集结一切竞争宿敌的新旗帜。因为社会主义强大的宣传,它得到了人们广泛的拥护。但实际它的隐蔽性非常强!它用指导性经济代替了人们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它的真实面目是正在试图重建种种特权。(理解:这也是作者为什么如此反对计划的原因了)
关于竞争与计划(集中管理)是否能融合?作者的观点是:
(1)作者在本书中所指的计划,是指那种反对竞争的计划,而不是指能促进竞争的有效、有益的计划。
(2)竞争与集中管理是没有办法完美融合的,不完全的竞争与不完全的集中管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拙劣的、无效率的工具,会比使用其中单一的工具效果更糟。(我的理解: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按周易总结的自然界道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只有配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大方向有计划,子项目有竞争,为什么就不能融合?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吧?过了半个世纪,再回头看,当然是要比当初看得明白的。)
(3)当时的英国,计划在流行用法上,计划等同于反对竞争的计划。
(4)计划与竞争结合的前提条件:为竞争而计划,而不是运用计划反对竞争的时候,才能够结合起来。(完全赞同这一点)
(5)很多人相信,在完全的竞争与完全的集中管理之间,必定有某种中间的道路。作者却认为没有中间道路。(这个观点却是错误了,中国最近40年的实践证明,是有中间道路的)
(6)英国当时趋向于对经济活动进行广泛的集中管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状况,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被抑制了,而计划的执行权却到了少数垄断者手中,这是新的问题便产生了,就是由产业垄断组织进行的独立计划未达成社会原期望的效果。于是,解决新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回复到了原来的竞争状态,一个是令产业垄断转变为国家行为的国家控制垄断,当然“国家控制垄断”要达成期望的效果,就必须计划得更完整、更详细。而二战中,英国的状态便是处于向“国家控制垄断”发展全国的趋势中。作者认为,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国家控制垄断”的缺陷和危险会越来越明显。
未完待续…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