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所以世事皆明,在奔波的生活中静心,放慢脚步,才不会错过人生旅程的美景。业余时间,我读完了吴国明先生所著的《静心》一书,深有体会,才懂得我们应该寻找的不是能让心灵安宁的地方,而是使心灵获得安宁的方法。
方法一:静心慢行,浮世中闲然自得。凡事都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顺其自然是一种顺应天道,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并非消极的等待,更不是听从命运的摆布。生活原本不必如此忙乱,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自己在制造紧张情绪。顺其自然是经历了万千风雨后的大彻大悟,是领略了人生峰回路转之后的身心空灵。
方法二:静心平怒,淡看世事与纷争。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小摩擦,这时候,何不适当地学学“阿Q”,阿Q是鲁迅先生于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无论遇到多么不顺心的事,他总是有理由安慰自己。阿Q精神实际上包含着让步、理解等一系列健康心理的素质,并借此达到“怡然自得乐,潇洒对人生,淡泊以明志,豁达心宽容”的境界。
方法三:静心减负,轻盈之姿游人生。如果我们复杂的看待世界,世界就对我们复杂。心静安然,你要懂得让万事简单一点。两千多年前,孔子即认为君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就是“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不“越位”,这才算得上“君子”。
方法四:静心克躁,繁华苍凉皆安然。浮躁是死神折磨人生命的伎俩,结果只能是失去自我、本我和真我,迷失人生的方向,在无尽的忙乱中消耗宝贵的生命。俗话说:“成以敬业,毁于浮躁。”成功往往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连串的奋斗。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必须克服浮躁的心态,不为繁杂的表象迷惑,不为虚荣的假象蒙蔽。
方法五:静心求稳,流连如歌无怨悔。清代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在写过“难得糊涂”之后又写了一个著名的字幅就是“吃亏是福”。人生难得糊涂,有些事情不必计较得那么清楚。吃亏的时候不冲动,多一份坦然,多一份豁达,肯吃亏、会吃亏,如此便涤荡了心灵,从而有了一个潇洒地转身,而人生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洒脱的转身中,舞动出了一段精彩的华尔兹。
方法六:静心沉淀,厚积薄发终有时。人才就怕在看似不被重用的日子里自怨自艾、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虚度年华,浪费人生的大好时光。一些树之所以长成参天大树,是因为它们把根深深地埋入了土里。当有一天你有足够的能力担任重任时,新的机会和新的岗位自然就向你走来。
方法七:静心抚痛,笑谈红尘坎坷事。当事实出现与心愿不一致的结局时,遗憾便产生了。人生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地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相反越是有遗憾的地方,越容易迸发出勃勃的生机。不必苛求人生处处圆满,留有一点遗憾,会让这份答案更隽永,也更久远。
比起离群索居,大隐隐于市才是正解。远离尘嚣也许能让心灵获得一时的宁静,但人总不能一辈子远离人群。我们需要的是即使身处喧嚣也能心气平和地修为,这就是静心所要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