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主题:孩子打妈妈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有情绪,一种是孩子没有情绪。
当孩子有情绪打妈妈的时候,第一,我们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让孩子伤害到自己;第二,倾听孩子,让孩子有机会释放他的情绪。
当孩子没有情绪打妈妈的时候,分四种情况,1、如果他是为了得到关注和陪伴打人,我们就平时多陪伴关注他;2、如果孩子是通过攻击获得快乐和满足的话,我们就有界限的表达自己,同时注意孩子的口腔期发展怎么样;3、如果孩子是通过攻击自我疗愈,也要倾听孩子,同时自我改变;4、如果孩子是通过攻击来建立连接的话,平时就要多和孩子连接。
第31课作业:1、你家孩子是否也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假如出现了,学习完本节课,你会怎么做?
在孩子小时候我家经常出现娃打妈妈的情况,印象中一次特别深刻。娃三岁的样子,我下班一到家娃就要我陪,我忍着疲惫耐着饥饿虚假接纳陪她玩了会儿,马上要吃饭了,孩子扬言要喝酸奶,没得到允许开始大哭大闹拳打脚踢,还用手打我脸。那是我只知道要给孩子自由,不给她打就是权威压制,会限制孩子自身发展,甚至严重伤害孩子心理,完全没有界限。当时孩子打一下看一下我的反应,一次次在挑战我的底线,但我一次次在忍着憋着直到我哭了孩子才善甘罢休,抱着我哇哇大哭。现在回头看看,我那么一味的纵容才是对孩子更大的伤害。没有倾听没有界限,当时的孩子更恐惧更害怕更多无助和无奈。
现在孩子发脾气想要打人时我会先倾听,但如果孩子情绪还很高涨要打人时,我会告诉她:你现在很激动,我要离开你一点点距离,我怕你打在妈妈身上,妈妈会很痛。然后继续倾听帮她释放她的情绪。
双方在无问题区时我传达给孩子的价值观就是:妈妈爱你,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好好的爱自己!
2、继续练习P.E.T.,并注意在沟通过程中,问题区的转换,及沟通技巧的转换
每天在家都会使用PET,但很多时候都是自身问题,往往会拖进问题区,或者为了解决问题或改变孩子而倾听,目的性太强。然后就扔各种绊脚石。在自己进入问题区时就很难去做到沟通技巧的转换,不能灵活运用。特别在成人身上运用不开。
3、你的每天10个情绪词还在坚持吗?你是否对自己的情绪更敏锐了呢?分享一下你对情绪的感受和理解吧!
最近都跟着甜心小仙女在学习,每天对情绪词有很多的理解和诠释,感受多了,自己对情绪的觉察就更容易了,对孩子的情绪感受也能比以前更容易get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