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悟:
1.不同人格特点分析中对“人”的尊重。读南希奶奶的书到现在,关于精神分析的技巧和理论了解的或许不够透彻,对精神分析治疗更谈不上学会了。但她的那种对无论什么样的个体和症状的人都持接纳和充满希望的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我。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分裂样个体是近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严重对象,很多时候会带有偏见,或者以对待“病人”的刻板和“冷漠”去面对他们。但作者在描述中都是以一种积极客观的口吻在表达对他们的关注和关心,这也是对敏感的分裂样个体很重要的态度。不仅仅是对分裂样个体,对每一种特征的人作者都表达了一种真诚的爱和尊重,我想这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治疗)师必不可少的态度和情怀。
2.做一个尊重孩子、适当引导又不过分入侵的家长好难。本章关于分裂者的童年成因分析中提到了儿童期家庭成员间剥夺与侵入并存的沟通方式对孩子成年的影响。作为一个母亲,为孩子创设一个充分发挥其个性,又能给予适当引导,而这些都在合适的范围内的状态,真心不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父母,任重道远。
框架摘要:
1.分裂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2.分裂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3.分裂者的关系模式
4.分裂样自体
5.分裂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6.诊断的治疗意义
7.鉴别诊断
补前一天阅读作业:
五、分裂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1.分裂样来访者在治疗初期会出现欲言又止、内心空洞、不知所措和痛心疾首等状态。
2.治疗分裂样来访者时主要面对的移情——反移情挑战,是既要进入他们的主观世界,又要避免唤起来访者对侵入的焦虑。控制—掌控理论认为,分裂者在治疗初期的移情,其实是在“考验”治疗师是否对他们抱有足够的关怀,是否能够容忍他们的令人困惑,仍能坚持提供理解和帮助。
3.尽管分裂样来访者的内部体验异于常人,但仍具有现实检验能力,具有与他人安全接触且亲密相处的基础。治疗师必须牢记,分裂样来访者的超然离群不过是一种可被分析的防御,并非人际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六、诊断的治疗意义
七、鉴别诊断
1.分裂现象严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他们愿意与治疗师合作的程度。
2.严重程度。DSM-IV提出的可供选择的分裂样诊断:首次访谈时应特别注意掌握精神病性患者的病程;询问他们是否出现幻觉和妄想;注意他们有无思维联想障碍;是否具有区分行为和想法的能力;遇到难以鉴别的情况时 ,心理测验可以为诊断提供辅助依据。若发现来访者具有精神疾病倾向,便可作为服药或住院治疗的指征。
3.分裂样vs强迫性人格
与分裂样独来独往的形象截然不同,强迫者通常善于交际。对尊重、赞许、认同和声望高度关注。强迫者还会注重自己的道德形象,会细细审视自己所处群体的道德风尚,而分裂者则仿佛天生随遇而安,不太在意寻常小事的对错。强迫症性人格的个体会否认或隔离自己的感受,但分裂者会在内心认同自己的感受,但对表达这种感受却讳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