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陈希
读了《苏东坡传》,可以了解到苏东坡是一个朋友和敌人都很多的人,可能是性格使然吧,让他在政途中并没有很成功,而他的丰富的文学素养和豁达的性格却让他在精神层面交了很多挚友。
其中,他和王安石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北宋期间因政局动荡,王安石实行变法。而他“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苏轼看到了这一点,他支持变法,但不支持王安石所推崇的激进变法。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当然其中包括苏东坡)很显然都看到了变法的弊端,极力反对。当时身为开封府推官的苏东坡先是旁敲侧击,而后写《上神宗万言书》,对新法进行全面攻击,并把矛头直指王安石本人,而王安石因为个人个性上的缺点,“他不能接受忠言,又不愿承认自己犯错。朋友对他的反对,只增强了他贯彻他那政策的决心。” 可是这些政事并没有影响到王安石和苏东坡的私人交情。在文学方面,两人都是造诣极高的人,这使两人在精神方面产生惺惺相惜的情谊。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王安石已经退隐,却一直派人关注苏东坡的动向,苏轼一作出诗,其必定被快马加鞭地送到王安石手中,有一次王安石因为傍晚没到掌灯时间,他就着夕阳的余辉看苏轼的诗,并对苏轼赞不绝口。四年后,苏轼被调往京城,回城途中去看望年近古稀的王安石,王安石听说苏轼要来,提早在河道旁相迎。苏轼来不及冠带的苏东坡慌忙出船长揖而礼:“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王安石则拱手而笑:“礼岂是为我辈设?!”要知不论是年纪还是职位,苏轼都是晚辈。这一次的会面是宋代两位最有才情人最后一次见面。苏轼在王安石家中一连几天和他品茶下棋,从道家思想谈到如今的政治己见,不带任何偏激感情的谈天论地。
苏轼和王安石的友谊是上升到精神的,而很显然这就是宋代文人交友之道,不会将在政治上的不同点和矛盾带到平时生活中,交友不仅是平时喝酒聊天,也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