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尧舜时期。
距离海边不远有个小村庄,村里的人们平时生活很富足,村里的气氛也很安静祥和。
但每年到了腊月三十这一天,就跟平时完全不一样了。
一大早,家家户户就赶紧锁上门窗,带上行李,牵着牛羊,惊慌失措的往深山里逃。
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年”要来了!
年,是一种可怕的怪兽。
它头顶触角,性子凶狠。平时生活在海底,单等每年的腊月三十这天晚上,从海底爬出来,到村庄里找人吃。
人也吃,牲畜也吞,这谁能不怕!
所以每到腊月三十这天,人们一大早的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躲避。
话说又一年的腊月三十到了,正当人们忙乱的为躲避怪兽做准备时,村里来了一个乞丐模样的老人,须发皆白。这乞丐虽看起来衣衫破烂、面黄肌瘦,但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
他看着村里一派兵荒马乱的样子,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就拉住几个人想问个清楚,但现在大家都是逃命要紧,谁还顾得上他啊!
最后,还是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婆婆跟这个老乞丐解释了几句,还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也赶紧上山躲一躲。
谁知这个老人听了却哈哈大笑:“你们莫要惊慌,我有办法把这个神兽年驱逐走。”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半信半疑。
有几个胆大的青壮小伙子决定留下来,配合老人,想看看他怎么能把年兽赶走。
到了半夜时分,这个怪兽果真又进村了!
但它一进村,就感觉到了村里的气氛好像跟往年不一样。
心想:今年咋的了?不想让我美餐一顿了吗?那怎么行!我可不能白来一趟。
于是它小心翼翼的四处观察,发现村东头老婆婆家灯火通明。
嗷,这家有人!我赶紧去吃!肚子都饿瘪了!
年兽凶猛的朝老婆婆家扑去。
可刚到门前,它却来了个急刹车!
感觉有些不对。
抬头一看,原来大门上贴了一张鲜艳夺目的大红纸!
它浑身一激灵,还没等它想明白,突然从门里面传出了“噼哩啪啦”的竹节爆裂声。
年兽吓的心惊胆战,不敢进门。
这时候,大门却突然打开了,只见那个乞丐老者身穿大红袍站起门口,冲着年兽哈哈大笑。
年兽“嗷”的一嗓子,吓的拔腿就逃。
从此,它再也不敢从海底爬出来吃人了。
原来这个怪兽最怕红纸、红衣和鞭炮声。
逃进深山的村民,第二天一早都陆陆续续回来了。
他们惊奇的发现,家里没有一团糟乱,还是离开时那么整齐。
这时,留下的那几个小伙子跟大家讲述了驱逐年兽的过程。
人们都非常感激那个乞丐老人,四下寻找,但那个白眉白须老人早已不见踪影。
从此以后,每到腊月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张贴红纸或者是对联、门神,放鞭炮,待更守岁。形成了“过年”的习俗。
当然,这只是一个生动久远的传说。
春节时,正值年首岁尾,也是一年中难得的闲暇时间。
人们劳碌了一年,都想庆祝一下,放松放松身心,祭祀祭祀神灵、先祖,祈祷他们保佑下一个新年风调雨顺。
这表现出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中国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的特色。
汉族人数众多,过春节隆重、热闹自不必说。
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特色也很让人大开眼界。
藏族过春节,每个人都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珍贵的首饰。
藏历正月初三那天,拉萨的人们成群结队,去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挂彩旗和经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正月初五,还会举行隆重的开犁典礼。
蒙古族历来比较崇尚白色,把过年称为“白年”,这跟汉族可是大不一样。
蒙古族过年时,除了人要穿新衣外,马也要换上新鞍、佩上红缨。
这显示出过去游牧民族对马匹的重视。
壮族的春节比较早,是十一月的三十日。
除夕,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烧肉等,还要吃粽子。
娱乐活动有对歌、跳舞、打陀螺、赛球等。
白族春节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就是子夜后,青年男女都争先恐后的去挑水。谁挑的水多,就显示谁最勤劳。
苗族除夕时,家家户户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一整夜都不能熄灭,称作“迎新火。”
应该是预示着来年日子继续红红火火吧。
我们大中国,当然要红红火火!而且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已经火到了联合国!2023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一致决定,把春节定为联合国假日!
春节——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又赋予了她新的意义!